[德盛视点]不守正,出奇便成“邪”
(2010-10-25 11:07:07)
标签:
郑庄公宋体公关蒙牛异端的权利杂谈 |
分类: 传播视点 |
自己的屁股干净、指责别人的屁股不干净,符合“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古训,是君子式的公关;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指责别人的屁股不干净,虽然有悖于普世的道德观念,也算得上是小人式的公关。别人的屁股明明是干净的、却指责别人的屁股不干净,那是明目张胆的栽赃诬陷,就是犯罪、而不是公关了。
虽然之前不少人对“公关”有些仁智互见的理解,但公关到底是什么、公关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却只有少数业界人士才真正了解和关注。蒙牛“安勇门”、“早熟门”的曝光,第一次正式把公关这个行业带到了公众的视野当中。
很不幸,公关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是以这样一个不太光彩的面目出现。对于陌生的事物,人们原本就倾向于“两极化”地去认知:要么就是天使化之(比如洋品牌)、要么就是妖魔化之。人们原本就知之甚少的公关,上来就看到这么一副景象,恐怕想让人们不妖魔化地去认知都很难。
其实,公关和广告一样,都是营销的一个分支专业,而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幕后黑手”。 盗亦有道,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道”,偏离了这个“道”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入歧途。公关和公关的“道”是什么不是只言片语能说清楚的,我也不打算在这里展开来说,我只想说有一条是公关和所有的营销传播不可逾越的底线——事实。
现在回想起来,我接受这个教育的第一堂课是在入行之前。上学的时候,看过吴宇森导的一部电影《断箭》,里面有一个场景是载有核弹的隐形轰炸机坠毁了,美军发言人写的新闻稿说有一架运输机坠毁了,白宫幕僚长说就这么发吧,他的助理立刻跳出来说等等、这会让我们被耻笑,幕僚长很吃惊地问你说该怎么办,助理说告诉公众真相,幕僚长很幽默地问你怎么得到这份工作的,当时哄堂大笑,随后幕僚长对新闻发言人说,就照助理说的去修改新闻稿。那时候虽然我还不知道公关为何物,却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真相是捂不住的。
兵法讲“守正出奇”,公关之道亦然。“守正”是“出奇”的基础(“古之人诚不余欺”,先贤们用语是非常考究的,“出奇”没有放在“守正”之前说并不是偶然),真相就是公关的“正”,离开了这个基础,“奇”就不免要成为“邪”了。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说过“我们不应该用火烧别人来证明我们自己的信仰”,公关当然也不应该通过指责别人的屁股不干净来证明自己的屁股干净,更不能通过捏造别人的屁股不干净来证明自己的屁股干净。
事发之后,蒙牛不谈“真相”(还是根本没法证明那是“真相”?如果蒙牛公关所说的是真相,蒙牛岂不是成了揭示真相的英雄!),却一而再地和安勇撇清关系——如果周成王杀了召公、周公能说这事儿自己不知道?一个企业高管的行为,哪儿是一句“个人行为”就能推卸干净的!
兵法讲守正出奇、公关讲守正出奇,其实商道也应该讲守正出奇。唯有守正,才能为“义”——所有宏大的事业无不以此为基础,《大学》中早就讲过“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企业一旦“不义”,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以覆灭为代价的,这个“势”不是几个聪明人的几个聪明招数就能扭转的。
《左传》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不断地胡作非为、索取无餍(其实他真正的目标是想篡位),基本上是共叔段要什么庄公就给什么,有大臣就对庄公说,共叔段这么得寸进尺、再不办他就没法弄了(“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很阴深地道出了一句被无数次证明正确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