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舒晴曼妙
舒晴曼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055
  • 关注人气: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上了一所“家里蹲大学”

(2024-06-19 08:33:59)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上了一“家里蹲大学

 

 

1.梅列日科夫斯基,年少时开始写诗15岁时被父亲带着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家里,希望得到这位大作家的好评,陀老看了小梅的作品后要想写好啊,必须经受苦难。一听这话,小梅的父亲连连说:不不不,不要他写有多好,只要不让他受苦就行。哈哈哈,看来天下的父爱都一样啊。

梅列日科夫斯基,后来成了有影响的诗人 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有部长卷作品叫《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苦难是生命的底,是写作的底色,苦难是养料,更是毒药。小梅有如此大的文学成就,看来没少受过苦啊,不知他的老父亲心疼不心疼。

 

2.麦子打完了场,农家人先忙着晒麦子,暄软的麦穰会被随意堆在场院外,等紧要的农活忙得差不多了,主人会在一个有风的下午,拿着钗,在一个空地处,一钗一钗先围出一个垛的雏形,先是一钗一钗往上添麦穰,再一钗一钗往上挑麦穰,往上添或往上挑时,会时不时用钗拍打几下,让垛结实一些。半个下午一个蘑菇型的麦穰垛就垛好了。谁家的麦子收成如何,看看其家的麦穰垛就知晓了。

麦穰是农家人烧火做饭,不可少的柴火之一,既有白面吃,又有柴火烧,这对农家人来说就是好日子。新的麦有股清香,那是麦粒的眷恋。新的麦穰垛呈浅黄色,垛成蘑菇样的垛很漂亮。几天后,麦穰垛会矮下一截,夏天几场暴雨下来,麦穰垛会慢慢变黑,远望好似晒干的蘑菇。好在,垛中间的麦穰还是浅黄色。

 

3.最初的阅读是需要坚持”二字来维系的,当坚持成了习惯,阅读就成了生活的惯性,和吃饭睡眠一样的自自然然了不要把阅读视为一本正经,那样的阅读会变成了负担,每天利用一点时间零零碎碎坚持下来就是富饶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当年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愚笨的我对读过的东西很快就忘掉了,记笔记就成了和读书同步的习惯,看到心动的句子段落就记下来,甚至在哪里听到某句感动的话也记下来。积沙成塔中,笔记成了我阅读的仓库,百科全书一样的丰富忙忙碌碌的日子匆匆忙忙过下来了,幸好有一本本读书笔记,帮我证明着那些日子我曾踏实

 

4.你要忍,能忍才能成大事,成大事了,才能堵住欺负你的人的嘴。这是电视剧那样芬芳》的一句台词。当时记下这句话的我,处于尘寰的的泥淖中,我的写作进入了一个颈期我的写作更冒犯了某些人,这句台词像稻草一样救起了我

套用贾平句话——那些年的挣扎和挫败,那些人的白眼和讥笑,是赐予我的另一种天赋。经过重重的艰辛困苦后,我哲理性的文字由懵懂到清醒,很快与之同频与之共鸣。艰辛困苦如电光石火一下子成了领悟的捷径。

平时为了深刻作品的思想和境界,你可以大声喊着让暴风雨来更猛烈些吧”但当你真正跌入深渊时,才知自己多么无助多么绝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才知天下真的有绝人之路。

“写作是精神的呼吸,对,我利用写作救起了溺水的自己,利用写作蜕变心境,只是浴火生前那种苦痛无法言喻。“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句话是对的,当你的人生尊严,被人为地摁在地上狠狠地摩擦又摩擦时,你的心态不崩溃就很不错了。而借用屈辱站起来的你,是涅槃重生的表率!

 

5.下学后,父母不再支持我看书看报,理由是——你上学时我们全心供你了,只要你有出息,你考到哪里我们就会供到哪里,既然考不上学,那就回家来安心当个农民,干啥吆喝啥农民就是要勤劳本分,要好好种地才对看书看报不是农民该干的活了。

我的父母全心全意供我们上学,不论男孩女孩,只要有出息就供。这在当时能做到这一点就很不容易了。我有好多女同学的父母就不愿再让我的女同学上学——闺女长大了就是人家的人认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父母全心供我上学,我也极度渴望能考上学,只怪自己愚笨,不得不认输在不情愿回家务农,上了一“家里蹲大学

不过我爱看,想方设法找些来看为了尽快把看完,我会把父母安排给我的活提前保质保量完成,找个角落尽快把书读完。有时不得不和父母打游击,好我都能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其实父母早看穿了我的小伎俩。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物质资源如此匮乏下,我都如饥似渴让自己进步,如今看看手边丰富的书源若不读一点学一点,真有点暴殄天物的罪恶感。当年的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出了那么多大师学者,在如此静好的岁月里不爱学不爱读的我们是不是有点数典忘祖?

 

6.二十来岁时,我反复地读过孙犁的《铁木前传》,虽迷恋小说的内容但对里面深的东西,我当时还理解不了我尤其喜欢描写木匠做木匠活时的那个细节,我摘录下来,咂摸了好多年。我的外公、大舅、二舅都是木,自小我也常在乡间里见过各式各样的木匠干活,(在所有的木匠工具中,我特喜欢那个墨斗。我敬佩孙老,描写得那么把细腻,那么准确。同时期,我还读过张贤亮王朔等人的小说。

我当时沉浸于小说的阅读和迷恋,与我农者的身份十分违和,小说如同天上的星星,而我真实地活在庄稼地地里,然如此,我还是喜欢读小说听小说边干农活边回味小说内容,这样干起农活来也不那么枯燥

那个时候的文学书在农村里太少太少了,好在我一本是一本一遍遍回味让我加深了印象那个时候在乡下谈文学文学梦想,是件很奢侈的事读文学书籍追求文学梦想,如同吃天鹅肉。我在暗地里一个字一个词地积累着,自己一直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我手里始终攥着一颗文学的心。只要有心情有空闲,我就一点写一点,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腋成裘积土成山。在读中和写中,能让我暂时忘却身边的糟心事感觉世间还是有好多美好的,读和写中切换回来的,能够够理智一点清醒一点地,去认知糟心事和对待糟心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