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卓
于卓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7
  • 关注人气:5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朴素的得与失

(2007-06-07 20:54:36)
标签:

读后感

 

朴素的得与失

 

——读于卓的长篇小说《挂职干部》

 

刘元举

 

    “装在裤兜里的手机振动了,郭梓沁大腿根儿一麻,侧身掏出手机。进来的这条短信息,是洪上县县委书记任国田发来的,问郭梓沁会开得怎么样了,郭梓沁回复……”

    就这样开篇?就这种写法?没有悬疑没有经典式哲理式,也没有婉约式的缠绵诗意,更没有“许多年以后,”那个马尔克斯式的开篇。要知道,这样的“许多年以后”式开卷口吻,影响了多少当代中国作家的写作,甚至可以说,令中国的一些小说家走了许多捷径,也走了许多弯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叙述误区,如果认真盘点这种误区的后果,恐怕非三言两语所及,也不是本文的题旨。我只想说的是一种感慨:于卓,你这小子可真够实惠,你写小说一点不修饰,不换衣着就这么大摇大摆粉墨登场?!

    接下来写的是两个处级干部的命运。都被安排到下面挂职锻炼,都想表现出自己的能力魅力,从中获取升迁的机会。这样的故事立意其实很平淡的,生活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果与那些写战争中的战友间的故事,生生死死,人性的深层东西相比,这样平和日子的平和故事,显然对于阅读有着无法回避的障性。这样的书一捧起来,普通读者会引起阅读兴趣吗?我不能不为他的小说担心。

    再接下来,作者仍然写的平实。两个挂职干部从不同角度展开人生轨迹,郭梓沁这边着墨开始稍多点,从工作精明会玩权术玩人际关系,走上层路线,到家庭关系,他对于妻子的忍耐等,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形象,渐渐显露出来。随后,肖明川的着笔也渐多起来。可以说两个主人公笔墨平分秋色。写着写着,作者还要将他们弄到一堆儿去写。他们对于现代生活洗桑拿的不同态度与做法,对待女人的不同态度,一如对待工作的不同一样。作者努力在写他们两者的不同。作者不仅着力刻画肖协调,而且,他的司机刘海涛也写得生动传神,这对于烘托肖明川正直朴素的工作作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于卓的这部小说应归类于官场小说。两个小官,成长中的小官,从几品升到几品我不清楚。在当今腐败官场小说走俏的市场上,这部长篇小说并不那么显眼地挂起晃子。仅从书的封皮看去,一个牛皮档案袋子,装订处的两个圆钉用红色,一条细线逼真地锁链。够素面朝天的了。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或者说稍有阅历的人谁敢小觑这个小小袋子?这里装着命运和人生的。

    他着墨多的官员顶大的是个局长:韩局长,我们那里通常简称“韩局”。郭梓沁与肖明川,两个小处长的政治前途。一部官场经,升迁图,官写得太小,吸引人的程度就会相对淡些,比起那些省委书记、市长省长什么的官场秘诀来,似乎要轻淡了。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部官场经却是有道行的。阎真的《沧浪之水》曾被评论家喻作将官场天机捅了个“窟窿”,那么,于卓将官场的天机怎么捅的呢?他并不热衷官场什么天机,他看重的是人性与友谊的力量。人性本真的东西如何形同水土流失。

两个竞争对手间的恩恩怨怨,构成了一波三折的故事,他们之间的对话,和他们之间选取的人生态度,是那样的鲜明,值得回味。他们是对头,更是朋友。郭梓沁头脑更灵活,更会走上层路线,也更精通于官场潜规则,结果到头来,他的经济问题东窗事发,断送了他的仕途。而肖明川这个朴实认真工作的处长,凭着一腔真诚,却赢得了升迁的机会。这种悖论,也是构成小说基因的原素。

    世界的花梢,文坛的花梢,已经使现代作家无法素朴下去了,然而,人的本性也是固执的,正是这种固执的本色,令于卓找到异于他人的叙述风格和小说视角。他以平实的语言去津津乐道于讲述什么挂职干部下乡,什么跟乡下支书赖子之类的打交道,这样的故事,他不管你爱听与否,他讲得那么专注真诚,他只管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人生观通过人物逐一展示开来。这都是他的所得。

    然而,如果与我近期读过的那些世界级获诺贝尔奖的作家作品相比,诸如库切的《耻》,叶利内克《钢琴教师》,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等,我感觉于卓的素朴还显得粗疏,还显得缺乏一些更加意味深长的东西。尽管他的小说里,在平实的外表下已经有了闪光的金子,比如写到了郭梓沁那个替人家送礼的彩罐,被他换了个假的打碎了,留下了真正的宝贝,却又一次在救人时被打碎,这是象征,也是诗意的暗示,颇耐人寻味。还有,写肖与郭推心置腹的那段对话也很是精彩,肖明川问郭梓沁在冲下去救他时想到了什么,郭的回答真实感人,作者也于不动声色中写出了波澜壮阔的人生等。但是,这点闪光对于一部长篇小说也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更广阔更丰厚的人生体验与文化历史背景。我们现代的小说相对平面化滑行俱多,而更深的如同帕慕克的营造一座博物馆式的长篇小说,显然要单薄许多。这并不是靠素朴与真诚所能解决的问题,甚至也是所谓素朴与真诚的疾患。

    于卓的《挂职干部》有得有失。而得失皆因素朴和真诚。

                      

                                      2007年6月7日于南国东城

 

 

我的长篇小说《挂职干部》正在新浪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nzt/novel/lit/guazhiganbu/index.shtml
及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zp/tuijianbang/连载,欢迎点击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