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与人性
(2024-10-05 08:26:32)
有一个成语: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还有一个典故:稚子抱金。
两者看起来差不多,但有些区别。
前者听着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是谴责权势。
后者则主要是陈述,即表达拥有宝物却没有能力保全的事实,有点德不配位的意思。正面表达则是“厚德载物”。
我想,基于一种人性,我们不会认同前者,因为那是一种反人性的做法。但可能会认同后者,因为这也表明一种人性。
据此,简单分析俄乌战争背后的人性原因。
如果我们把俄乌战争看作是北约东扩的结果,那么就是前者的意思,这里有谴责北约仗势欺人的反人性做法。
但是,我们也不妨从后者的意思来思考。即俄罗斯坐拥全世界第一的土地财富其实是德不配位。
就此来分析有两点:第一,俄罗斯占领(有时候也是窃据)土地是其曾经实力的表达;第二,现在信息化时代俄罗斯已经不配拥有这样的土地财富了。
那么这跟仗势欺人有什么不同呢?区别有两点。
第一,仗势欺人靠的权利和地位,而不是能力。匹夫不是没有能力打得过官员,而是迫于权势。权势一开始可能是靠能力获得,但一旦离开能力单靠权势,就是反人性的。
第二,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说要用能力去驾驭财富,否则反遭物所累。比如,一个老人的饮食就不能跟青年人比,否则吃的越多身体伤害越大。简言之,能力与物相配,就是人性。
由此,这里的结论是:俄罗斯失去了驾驭其世界第一的土地财富的能力,要么实让出财富以适应这样能力,要么是提升能力以守住财富。然而,俄罗斯走的是第三条道路:通过兴奋剂(战争)来显示自己还有这样的能力。其结果就是反噬其身。
前一篇:新时代统一事业要略
后一篇:大学教育理念和途径的变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