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疗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药价综合改革试点取消杂谈 |
4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2012年将以县级医院为重点,选择在300个左右县(市)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调整医药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看到这条新闻,无疑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阶层而言犹如一股春风。“以药养医”能否真正破除,也是普通民众翘首以盼的幸事。但取消以药养医能否真正降低药价和改变医疗顽疾呢?还真是很难说,更是对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的一大考验和挑战。首先取消以药养医对医生的工资受到冲击,这其中会不会产生灰色交易,比如多开处方,拿红包,收红利等等;其次医院是否会在降低药价的同时,增加其它费用,比如门诊费、挂号费、手术费等等,来个换汤不换药呢;还有既然取消以药养医谁来加以集中采购和管制与监管,这一块又由谁来监督实施,谁来处罚,谁来公布,这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将是一大难题和面临的课题;再有要打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这个应该要有政府牵头,如不然,黑色交易将会继续污染医疗体制改革的施行;再说如果政府不能完全监管到药品的初始阶段,就会出现一个前端“市场药”、末端“计划药”的特色局面,在后期的公益性医改过程中,外表“平价”的药品可能会消弭医改成果;再者所有资本(包括公立与私立)只能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所有医疗机构必须接受最严格的非营利性财务监管。
其实,总的来说,关键问题还是政府的力度和投入才是主要的,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要使医疗体制改革中产生的无数黑洞,能够重现光明,就得下狠劲,思想不能盲目,手法不能软。诚然,医改的整体方案和思路是很科学的,也是符合公共利益的,现在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去实施,如何去强化和深入,在改革中吸取经验教训,把以药养医的魔咒彻底打破,让民众和患者得到实惠,使“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根本性地解决,这才是真正解决医患关系,解决民生的最大问题。既然开始了,我们就拭目以待,希望取消以药养医降低药价的同时,能起到实质性的跨越,不要再有弹性和假象,用各种其它方式来面对以药养医的现象,就应该决不姑息,一查到底,一打到底,不让黑色交易抬头,民众也可积极参与监督,也许只有这样,医院的天空才会更蓝,医者患者才会更贴近。
用卫生部长陈竺的话最为结束语,也许会更具有说服力,也表明一种态度:,逐步破除“以药养医”体制,回归公益性,让群众得到实惠,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