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人比教学更重要

(2015-05-09 19:42:30)
标签:

情感

应试教育

李天一

卢刚

教学

分类: 心理健康(心理)

育人比教学更重要 

/赵爱玲

 

   在北大研修平台学习中,探讨“育人”与“成绩”的关系时,有些老师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即“教学”与“育人”应该双管齐下。对此,你又如何理解呢?这个问题一直纠结在教学中,所有的人都懂得育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只抓了教学,应试教育的悲剧啊!指挥棒不转变,教师们也只好违背心愿培养考试机器!也只有在出了事故的时候,大家彼此反思,过后依旧。我认为从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看,育人更重要,教学只是实现育人的手段和载体,但是,在应试教育下,似乎一直本末倒置。目前的教育教学评价,还一直在用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成绩,教师成绩。我们都希望孩子有更加美好的将来。比如在意当下,一说孩子的未来,家长学校都会想到考上211等名校好就业拿高薪啊……不过,我们知道,远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进入名校,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艺术家等,可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社会成员、公民,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

  我搜集了一些优秀学生的案例:

卢刚,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这位中国博士留学生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       

马加爵,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级重点中学,高中期间成绩优秀,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大学期间,用铁锤砍死4名同学,后被执行死刑。

  李天一,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四岁学习钢琴、8岁学习书法,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201196日晚,因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殴打一对夫妇被拘留,915日,因构成寻衅滋事罪被收容教养一年,次年9月获释。20132月,李天一因涉嫌强奸罪被刑拘,37日被批捕。926日,李天一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撞倒无辜外来务工人员却8刀捅死的音乐学院高材生药家鑫,复旦投毒案……

案例反思:教育最优秀学生就是培养最善良的社会公民。

  1、这些凶手都是教育者和家长眼里所谓的“品学兼优好学生”,这不免让人不寒而栗。案例折射出我们曾经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存在严重的缺陷,如果不及时转变,那么大量有知识没文化,有智商没情商,有才干没良知,有野心没责任的危害社会的“人才”还会不断涌现。

  2、惨痛的案例让我们反思,优秀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3、中国有句古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原点与归宿是道德教育。

  4、当下的应试教育,更多的仅仅是考试训练,是知识和认识的简单的堆积。应试教育下的优秀学生更多的仅仅是考试高手。

  5、与其每天教育孩子们用成绩打败同龄人,成为人生的赢家,不如引领其成为一个内心善良,富有责任,人格健全的人。教育应当给学生打下善良的底色。教育最优秀学生就是培养最善良的社会公民。

  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和孩子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教育的第一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教育的根本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品德有文化的人。 

   有文化不等于有学历。

  真正的有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

  所以,我认为育人比教学更重要。作为教师不可以为了迎合社会与学校的评价做违背教育使命的事情,教育者做的事良心活,要对一个孩子的一辈子负责。教学成绩是暂时的,而孩子的健康人格与高贵品质是一辈子的事情。做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始终要有内心的坚守与方向,不迷失,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们可以从我做起,努力改善我们教育的生态环境,不要做缺德的教育,做个有社会良知的教师,做有良心的教育。  

                                     2015/5/9 

 

山西省河津市实验中学  043300  赵爱玲

邮箱:sxhjzhaoailing@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