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组诗4首)
(2013-11-25 17:20:32)
标签:
河津赵爱玲文学原创诗歌我的故乡文化 |
分类: 岁月如歌(诗歌) |
故乡在一座名为“焦山”的山口
山上少土而多石头
贫瘠的土地上长满沙棘
拼命地向外生长
成为每个孩子成长的动力
故乡不断向外迁移与输出:
升学、出嫁或者入赘他乡
攒足了钱到城里买房子
一块块巨大石头不断被运出
焦山,一点一点荒芜
焦山,一点一点矮下去
想起故乡,那是雪的国度
雪的故乡。我们是飘在各地的
故乡的雪花。片片雪花
有着石头的质地。那是“焦山”
母亲留给孩子的胎记
大雪纷飞时,我会向着焦山的方向
凝神注视双手合十祈福跪拜
穿越层层岁月我看见爷爷
用炭火烤好了我爱吃的干馍馍
坐在门前的石头上守望村口
漫山遍野的沙棘
已成丛林
冰雪故乡
翻山越岭
入梦
离开故乡20年了
这20年我在忙生活
每到一个纪念亡灵的节日
我都以路途遥遥为借口
逃离归乡。母亲心疼我
带着孩子转几趟车不方便
晚年的父母住在我们身边
父母所在就是家
我今天买了寒衣和冥币
父亲带着我来到小区之外的山下
父亲说,咱老家是在北边吧
我们面北而跪
父亲捡起脚边的枯枝,在地上虔诚地
画了一个圆圈,中间划了个“十”字
这是什么?
父亲说,这样寒衣就不会被人拿错
父亲用打火机点燃冥币
父亲拿出一件件寒衣
这是给你老爷老奶的。这是给你爷爷奶奶的
说到奶奶,父亲抬眼望望天空
父亲不记得奶奶的样子,奶奶去世时
父亲不到3岁。当父亲拿起那件
湛蓝色寒衣,双手哆嗦了一下
这是给你弟弟的。弟弟离开时父亲59岁
跟着父亲深深埋下头。磕头
父亲和我面向家的方向
每磕一下,父亲念叨一句
冬天了,穿厚点
一阵风刮过,灰烬盘旋着
散向枯草和黄土
难的时候,我会想起父亲
那时候,父亲和母亲
养着六个孩子,还有三位老人
冬天,我们有热炕头厚棉衣
夏天,我们有薄荷水
我们一个个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
晴天的时候,父亲忙在土地里
庄稼要做到极致。仔细松土
蹲在陇上拔草。捡拾每一根麦穗
雨天的时候,父亲在窄小的铺子
打铁。“叮叮——当”
“叮叮——当”
农闲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
父亲蹲在街市的一角。摊开一件件
铁器:锄头、铁锹、钉子、铆
没人光顾的时候
他把拣来的一堆木头楔子
做成大小不一的陀螺
在陀螺的旋转里,我们长大成人
我也人到中年。我开始越来越
崇拜我的父亲。我养着两个孩子
在入不敷出的日子里,我没有
捡拾麦穗的土地,没有铁匠铺
没有街角叫卖的小摊位。我只有
能走动三步的讲台和半截粉笔
今天的例会上,领导再次警示:
教师要恪守师德。纪检部门严查
不得有偿补课,不得在外兼职
不得……不得……不得……
我摁下叮当作响的短信铃声
该给孩子打生活费了
我在想20年来我一直恪守师德
我在想缴了天然气费缴了暖气费扣了房贷
扣了养老保险扣了医疗保险扣了住房公积金
扣了绩效打了生活费。工资卡已经空成一张纸片
我不得不再次感谢那张透支卡
它又一次挽救了我青黄不接的日子
此刻,我又想起了父亲
想起父亲捡拾麦穗的手
我越来越崇拜父亲
充满想像的春天如今是墙壁上的
一张贴画。痴恋迷醉的夏天隐匿到
时光的背面。浓烈思念的秋天
是玻璃下一枚只剩脉络的红叶
荒凉虚空的冬天卷着风雪覆盖了
我的屋顶。无边无际的黑像墨汁
迅速涂满一张宣纸。白色的云朵
越来越低越来越低。将满地的
河流湖泊溪水都吸入肚皮
我的屋顶被雾霾弥漫,四壁透风
旷野的小树在风中试图站稳脚跟
呼喊着挣扎着向天空伸出枯枝
发出骨头折断的“咔嚓”声
屋顶的瓦片尖叫着随风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