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的耻辱 ——读徯晗小说《守桥人》

标签:
马丁跳桥守桥人柳梅小说月报徯晗河津赵爱玲评论艾凌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评论) |
王桥是南城的地标,是南城人的骄傲,虽历经战火,几度负伤,却像老将一样驻守着岗位,近百年以来,它仍是南城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而今天,这座桥成为跳桥秀(跳桥却不想死)者的工具,确切地说,这座桥成为了老百姓解决民生问题的维权桥。古时候,老百姓有了冤情,就会去公堂上敲鼓,现在,老百姓有事了,却来这里跳桥。引用徯晗小说里一位老人的叹息:这是王桥的不幸和耻辱啊!
徯晗小说《守桥人》讲述了一个特种兵——马丁由跳桥秀的围观者,自愿成为一名守桥人,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跳桥人的死亡故事,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曾经的军人沉默之下的尖锐的心理冲突。
一、满身武艺的特种兵,在自己曾经的女人柳梅的眼里是软蛋。
小说开头是马丁的前妻柳梅在她现任丈夫的策划下和一帮人大约十六人之多因为失业公司欠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在王桥演示跳桥秀。马丁是围观者。“跳桥秀”引来警察,封锁车道,引起堵车,引起围观者愤慨:“疯子,一群疯子,去死吧!”围观者中的马丁也觉得柳梅他们疯了。他觉得如果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讨要欠薪的话,他宁可不要。当警察要求他们下来,说他们的问题有劳资部门解决时,柳梅他们说:“要是劳资部门能解决,我们还会跳桥吗?”柳梅提出两个条件:一、帮我们解决问题;二、不抓我们,否则我们就不下来。警察说:我答应你们,当着王桥上所有市民答应你们。十六人终于下来了,同时也被带进了警车。柳梅对马丁喊道:马丁,你这个软蛋,要是警车骗我们,真把我们抓起来,你也好打电话给记者爆料啊!马丁和柳梅他们在这个公司里失业了,公司里没有按劳动法赔偿,柳梅他们才来跳桥,马丁也是被欠薪的人之一,但是他不想跳桥,不是没胆量,而是觉得悲哀,他觉得讨薪要用这个手段,那已经不是讨薪者的悲哀。那么,又是谁的悲哀呢?失业的马丁急需要一份工作,他想做个守桥人,这是一份难得的安宁。
二、敬业的守桥人,因为破灭了跳桥人想活得更好的愿望,满心失落。
马丁成功地阻止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跳桥秀,一个干了活却得不到工程款的人,戴着钉了铁皮的手套试图通过跳桥追回工程款,他这个特种兵一个飞跃,一个擒拿,就将那人从钢架上拎了下来。马丁说:只要我在,你就爬不上去。那人边说边挥舞双手:狗娘养的,不让跳桥,老子就跳楼,只要老子能追回工程款,老子就是死了也心甘!因为阻止了一次跳桥秀,马丁被记功嘉奖,获得两万元奖金,但是这没能给马丁带来丝毫的欣喜。相反,马丁的心情有些灰。因为自己的介入,对方的愿望没达成,从内心来说,马丁并不想成为任何人获取成功的阻碍,即使是对一名跳桥秀者。那些跳桥秀者,都是不想死的人,不仅不想死,还想活得更好。因为他们都是带着愿望来的,爬到桥顶,只是为了心里的愿望啊。
尼采说,谁要成为一个群体中最道德的人,谁就必须痛苦不堪……马丁就是那个痛苦不堪的人。
马丁,一个好人,坚守着做人的原则和规矩,做好事,其实就是在阻碍他人活下去的希望,那么自己所做的意义何在?
在妻子的心里,马丁是个软蛋;在父亲眼里,马丁无法解决父亲关于“一口锅”的纠结;在跳桥秀者眼里,他扼杀了他们的美好愿望……一个最有道德感的好人,用好人的原则却无法胜任属于自己的每个角色,马丁失去了做人的价值感。于是,马丁像飞鸟一样从桥顶腾起,张开双臂,向桥面飞去……马丁死了。被定型为因公死亡,一个守桥的保安从桥顶落下,只可能意外,不可能自杀。队长叮嘱每个队员:马丁是上桥检查意外跌落,因公死亡,这是最后的结论,也是唯一的结论。
徯晗的小说《守桥人》在向我们昭示什么?古时候,老百姓有了冤情,就会去公堂上敲鼓,现在,老百姓有事了,却来这里做跳桥秀,不想死的人跳桥,作秀给谁看?难道一件小事情只有弄出大量围观者损失上百万弄出一个大事件来才会解决?是谁逼得好人马丁跳桥而死?谁?!
百姓伸冤的大鼓在哪里?
一座无辜的百年大桥承受着怎样的耻辱?
————————————————————————
注:徯晗小说《守桥人》原刊《江南》2012年第三期,选刊《小说月报》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