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奋斗者
——读孙频小说《凌波渡》
赵爱玲
能够称之为奋斗者,说大了有着坚定地理想和信念,否则不可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一件事情。说小了,有一个坚定地目标,因为这个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孙频小说《凌波渡》(原刊于《钟山》2012年第三期,选刊《小说月报2012年第七期》)的主人公王林和陈芬园就是这类人。他们为了考入清华大学,一年一年地打工一年一年地考试,吃常人无法承受的苦头,终于考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他们的目标,如果说理想,我觉得有点勉强。所以,我说他们是迷失的奋斗者。
王林考入清华大学,每天早晨五点起来读英语,然后独自去教室上自习,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天。他的职业理想就是回到家乡当个乡长。而陈芬园考入清华大学,觉得自己付出的比任何人都大,都不容易,她觉得她和他们不一样,不一样的是什么?就是她从小就认定自己是不能平庸的,是不落凡俗的,她明白自己本身就是普通的女孩子,可是就是不愿意普通,所以她中师毕业之后做了普通教师她不甘心,不甘心的她自学考清华,最后是辞了职考清华。考上了清华,她觉得她走到这一步,付出了太多,觉得这整个世界都欠了她,她拼命穿别致的衣服,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气场,不断地换男朋友,但是从不花男人的钱。不断地抛弃和被抛弃,巨大的失落和痛苦噬咬着她。她要是安分守己地做中学教师,那么她现在教龄也好几年了,大概已经结婚生子,过着最安稳最踏实的生活。虽然平庸,可那是人间的。可是她原谅不了自己,她不允许自己过那种平庸的凡俗生活,她就那么一点骄傲,为了这点虚荣的骄傲,她要拼死保护,为了保护这点骄傲,她是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平庸活着。千辛万苦来到这所大学圆了自己不平庸的梦想,捍卫了自己的骄傲,让自己远离凡俗和平庸,殊不知是走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凌波虚渡,一脚踩下去,下面都是空的。陈芬园是在大三的第二学期退学的。王林一个人过完了毕业前的最后两个月, 其他同学都忙着或考研或找工作,他一直四年如一日坚持着他5点的晨读。毕业后,他和所有人都失去了联系,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失去理想的支撑和脚踏实地的融入社会、平凡做人,一切都是凌波虚渡。不甘平庸和拒绝融入只能使自己陷入极端,愤世嫉俗,难以适应生存。比如王林的落落寡欢,孤独寂寞,每日靠晨读和学习苦度时光,陈芬园靠花样层出的衣服和不断更换男朋友宣示自己的脱俗和高贵气场,也难以熬时光,中途退学。王林还有当个乡长的目标,而陈芬园除了虚荣的不甘平庸以及为此付出的痛苦和失落外只有空洞的虚无。
考上大学不等于实现理想,迷失理想犹如凌波虚渡,甘于平凡心有所属方能脚踏实地。
——————————————————————————————
注:孙频小说《凌波渡》原刊于《钟山》2012年第三期,选刊《小说月报2012年第七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