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实务随笔:心理咨询的态度及人本——用人本主义的眼睛去看心理咨询

(2010-12-19 19:07:40)
标签:

中国

人本主义

核心思想

态度

罗杰斯

尊重

河津艾凌

赵爱玲

心理随笔

健康

分类: 咨询随笔(心理)

                          心理咨询的态度及人本

                   ——用人本主义的眼睛去看心理咨询

                                艾凌

    智慧的人试图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而非为了找到标准答案。我们要做的不是为来访者找到答案而是为了协助来访者找到解决之道。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首先要学会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在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背后,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内容:1、知识,就是理论。2、技能。3、专业的态度。在人本主义治疗中,罗杰斯认为态度是关键的。态度是一个人从事一件事情时最核心的意愿并为之做下的承诺。比如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儒家的核心态度是“仁”。道家的核心态度是“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柔弱似水”。佛教金刚经的核心“空”,也就是“明镜本无尘,何处若尘埃”。墨家核心思想“兼爱”“非攻”……中国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体系和核心思想。同样,心理咨询的每种疗法也都有自己的核心体系。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在咨询时,我们想帮到来访者,可是我们要认识到来访者是否更清楚自己的资源,每个个体都有一扇由内而外开启的门,对方有没有改变自己的能力,除了自己没有谁能为自己开门。

    心理咨询的态度来自人本主义的尊重。像对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尊重有三个方面:1、我尊重自己吗?2、我能否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3、我们能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要明确解决问题是谁的责任?谁的需要?我们要相信来访者,如果来访者还没有做好准备,我们要等一等。我们队自己有怎样的认识?在别人还没有爱你的时候,你首先要爱自己。你自己对事情的态度是什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做出什么承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能否觉察自己?咨询师要明确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以对方为中心?

    古希腊哲学家说,人生有三大绝望:1、不知道自己是谁。2、知道真的我是谁时,又害怕做真的自己。3、知道真的自己,希望做真的自己时,环境又不允许做真实的自己。人有从众趋向。

    怎样与他人保持一致?怎样不跟他人偏离?

    成为真实的自我的条件:1、远离人格面具。2、远离应该。3、不需要迎合他人的期待。4、不需要取悦他人。5、向着自我导向转变。6、转向对经验的开放。7、转向接纳他人。8、转向自我信任。

只有在寂静之中,我们才会听到真理。沉静是当下的态度。听。不带任何评论。虚怀若谷。因为他是他,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

    心理咨询并不一定解决问题。是因为个体的一贯的行为模式导致其不能做真实的自己,不能尊重自己。这是由于遗传和外在环境双重作用导致的结果。所以做个体咨询的同时,也要顾及家庭咨询,帮助来访者改善周围的生态生活环境。

    正因为我和你不一样,所以我们才有了解的必要。我们在内心有多渴望自己被爱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自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我们面对的人就在我们的内心,也有多渴望被我们被爱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这是人本主义最核心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资源的。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一直都在成长,我们不需要装着自己很可爱,很自信。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学习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共情。

    用知道的去做,并不断去学习不知道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放。

    只有态度可以把我们变成100%。

    开放的态度就是空杯的心态。

    走出自己的框架,走进对方的框架。不说好不好、对不对,我们说那一定有她的原因。这就是尊重。

    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和挫败的时候,往往说我不要……我不要……,作为咨询师,我们应该引导自己和当事人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

    我们要有勇气相信自己是一个有自信的人,有担当的人。

    我们有没有能力经常问自己,我想要什么?

    我们为做真实的自己会付出多大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