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详心世界-艾凌-赵爱玲
安详心世界-艾凌-赵
爱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391
  • 关注人气:1,1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哲和他创立的无极主义诗歌流派

(2008-07-20 19:57:07)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诗歌

无哲

无极主义

流派

山西

河津

纪念

20年

文化

分类: 岁月如歌(诗歌)

          无哲和他创立的无极主义诗歌流派  

 前言

 无哲简介                                         

 关于无极主义诗歌流派的纪念

 无极主义成员

 无极主义诗歌流派艺术自释

 无极主诗歌理念的过去和现在

 

 

                                       前  

   “如果对面站着一位诗人,对我来说还算亲切,因为他与我同类,我会亮起对他百分之百的尊敬,可以与他对酒当歌。”(无哲诗集《一个人的帝国》后记

    我不是诗人,只是热爱着文字,当我在2007年9月1日,写下我人生的第一首诗歌,也许更像一篇散文诗,我没有任何理由地爱上了诗歌。当我通过朋友的博客接触到无哲老师的诗歌,读到上面这段话时,感觉很亲切,其实热爱文字的人,已经在文字相通。所以,我同样在我精神的家园亮起百分之百的尊敬,虽然不曾相识更不曾相见过,但是可以对酒当歌……

    20年前,一位家乡的诗人——无哲,创立了本省影响力最大的诗歌流派无极主义及其民刊《世纪风》。《世纪风》当时在全国诗歌民刊中影响很大,当今诗坛活跃的部分知名诗人,曾在《世纪风》刊发过作品,《世纪风》是无极主义诗派存在的重要阵地。无极主义诗派的辉煌是1989年入选《诗歌报》1989中国当代实验诗集团显示。当时《诗歌报》只在全国选取了60家诗歌流派,山西的五六个流派中只入选两个流派,无极主义是其中之一,当时《诗歌报》节选了无极主义艺术自释,发表了无极主义的代表诗人无哲的诗歌《随意性》。此后,“无极主义由于成员流失,便成为历史”(无哲《关于无极主义诗歌流派的纪念》)。

    “作为一种诗歌精神的存在,无极主义者的探索是有益的,其诗歌活动的独立性与诗歌实践,是值得铭记的。”(无哲《无极主诗歌理念的过去和现在》)

    2008年,在创立20年之际,无哲老师连续发了三篇关于“无极主义诗歌流派”的纪念文字,因了一份尊敬和理解,我特别整理转发无哲老师的文字,收藏,是谓纪念。

                        

   无哲简介                      

                     

无哲和他创立的无极主义诗歌流派

     

 

    无哲,本名耿宝书,1967年生于山东曹县。山西作协会员,运城市作协理事,中国铝业山西企业文协主席,供职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检修分厂。1987年创办世纪风诗歌社团并主编民刊《世纪风》共43期。曾任企业报编辑、主编过文学作品集,在《诗刊》、《诗歌报》、《诗神》、《诗潮》、《山西文学》、《绿风》、香港《中华日报》等发表作品若干。1989年入选《诗歌报》月刊“中国诗坛:1989实验诗集团显示”。在国内获奖七项。另著诗集《一个人的帝国》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个人诗观:接近心灵的真实演示。

 

                              关于无极主义诗歌流派的纪念

    十年后,重谈无极主义诗派的纪念意义,在于它的存在与过去,在于它的远去与主要成员的坚持。

    1988年,无哲在山西河津发起无极主义,在当时的山西铝厂,仅两万人的大厂,要诞生一个无极主义诗歌流派,是极其胆大的。当时的国内诗坛多流派、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仅山西诗坛,就有几个重要流派,如晋北的超超主义等。当时的山西诗坛创作中心有三个,一是以太原为中心的诗歌群体,二是以原平为中心的诗歌群体,三是以山西铝厂世纪风为中心的晋南诗歌群体。这三个中心各有民刊,分别为《坚持》、《东方诗人》、《世纪风》,其中以无哲主编的《世纪风》为最大,从1987年至1992年间,出刊45期,至2000年时,又出过《世纪风》春卷彩印单行本。

    《世纪风》当时在全国诗歌民刊中影响很大,当今诗坛活跃的部分知名诗人,曾在《世纪风》刊发过作品,作品被当时的《诗歌报》、《诗林》、《华夏诗报》、《山西文学》、《城市文学》等多家文学报刊转发。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纪风是无极主义诗派存在的有机土壤和重要阵地。

    无极主义诗派有其独立的艺术自释,主要成员有无哲、无晴(现为闯王)、无休、东文、荒原五名。无哲仍在写诗,坚持在诗歌前沿。无晴也在写诗,曾活跃于网络,但产量不高。无休1987年至1988年写诗,其后再没有读到他的新作,可以说是掉队了。东文总在强调他的时间不足,诗歌自1999年后不见踪影,也可以说是掉队了。荒原的诗作不多,现已步入仕途,几乎与文无缘。由此可见,世纪风的无极主义成员如果不流失,如果坚持到现在,如果再吸纳新的成员,其成就肯定会有新的突破。可惜呵,往事不复返。

    无极主义诗派的辉煌是1989年入选《诗歌报》1989中国当代实验诗集团显示。当时《诗歌报》只在全国选取了60家诗歌流派,山西的五六个流派中只入选两个流派,一个是无极主义,另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超超主义诗歌流派。当时《诗歌报》节选了无极主义艺术自释,发表了无极主义的代表诗人无哲的诗歌《随意性》。此后,无极主义由于成员流失,便成为历史。

    现在谈无极主义的复活可能没有意义,只有纪念意义可言。创作的个性化张扬已决定当初的出发点再不可能实现,如果复活,只能做为一个诗歌群体的代名词,而不再做为一个诗歌流派的名词。纵观当代诗歌发展,无极主义诗歌流派只做为当时中国诗歌繁荣的见证之一,无极主义于1988年12月15日在《世纪风》进行的无极主义诗展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忆年少,在无极主义存在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努力过,以后是否重新结集已不再重要。现在,创作的坚持已成为个人行为,谁将走得远近,都与日子的封底无关。

                                                 

                                无极主义成员

    无极主义成员:无哲  无晴  无休  东文  荒原

    1989年《诗歌报》中国当代实验诗集团显示选发内容:“重要的是探索诗的潜意识状态,力求生命内在的感悟意识和诗的超前性,找回东方文化的奥妙,同化西方的睿智,擦亮东方的理性龙珠,同时注入非理性的光束,如果可能,从容不迫地辉映世界之林。”

    另选发无哲诗歌《随意性》。

    艺术自释中充满当年的豪情,有言过的地方不为怪。是为纪念。

 

                                                      无哲写于1998年,2008年6月29日重新整理

  附无哲诗歌《随意性》:

     随意性

 昨天的城失守

今天漂亮的旗颜色渐深

无从显耀那几枚艰难的红苹果

明天还很威武

随意提来几桶水

灌入苹果树下发散的泥土

 

简单的举动和水一起

告诉许多没有果子的人

感恩苹果树

 

随意拣一枚果子吃下去

营养许多贫血的思想

积攒下的果肉终有一天腐烂

保留一些苹果核

将它们流放到土里

虚构果园

 

这时盯着一些圣人的营养

随意击中他们身上某一部位

就有果肉走近我们

亲热我们雪白的牙齿

手是强硬的敌手

 1988.3.9

      

                           无极主义诗歌流派艺术自释

    诗歌是我们的宣言没有声音,自认声音很大。

    数别人也数自己无极主义没有顶峰,在立体空间多极散射时,不断上升是造山运动的结果。所以,在荒原大逃亡,不过可怜许多人,在荒原等待有石头飞起。

    无极主义既是历史之无极,也是发展之无极。问津历史而不属守传统的氛围,呼吸海洋文明之空气,力求表现自己而否定崇拜的教条。无极主义的哲学是宽容吸收扬弃发展,认为灵魂是无限的。取古今中外之三味笑傲人生。欲弘扬万物而评价一切,义无反顾地昂首前行,生无涯且路无尽,这是博大精深永不封闭大俗大雅的无极圣灵。

    迎接挑战是一种自慰,摸摸别人没碰过的东西很快活。我们的群落胆大妄为,只恨不能安排白天和夜晚,常常将别人没有碰过的东西拿给人类亲吻。如果我们坠入死谷,也不会呼唤神,攀援的绳索只能是阳光和文字。

    关于艺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唯先,崇尚无极,求新存异。有路,就做有意无意的延伸,不讲成功与失败。无极主义没有归宿,到处都是归宿。重要的是探索诗的潜意识状态,力求生命内在的感悟意识和诗的超前性,找回东方文化的奥妙,同化西方的睿智,擦亮东方的理性龙珠,同时注入非理性的光束,如果可能,从容不迫地辉映世界之林。

    尽管南方的狐狸见到北方的狼,也该握手言谈,畦森林不存在霸主意识。

    无极主义所到之处皆为无极。

                                        无哲2008-06-30    

 

                        无极主诗歌理念的过去和现在

    现在谈诗歌流派的意义并不是热点话题,曾经的流派热已经冷却。作为一种诗歌经验的总结与探索,其意义重于曾经的存在。源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无极主义诗歌流派,曾经为山西诗坛鼓与呼,与山西的超超主义等,结集为当时的诗歌群体,创作过大量的优秀作品。与多数流派的命运一样,群体的流失成为必然,诗群的合唱往往成为诗人个体存在的独唱。

    无极主义诗歌过去的诗歌理念只在其艺术自释中可以找到一些凤毛麟角。由于理论的缺失,其过去的诗歌观点并无明确定位。无极主义者过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框架性观点:一是在立体空间多极散射。无极主义最初的探索是努力营造诗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交织过程中的立体呈现,这时的极点不是单极的独立存在,而是多极的共同存在。单极是诗歌主题的原始点,多极是诗歌表现过程中的多种极向的表现方面,意象的表现,多种诗歌技艺的并用,共同服从于诗歌主题的需要,扩展诗歌的表现空间,从而达到多极散射。以现在的眼光看,这其中存在一种巧妙的投机行为,多极存在,只求其中一极能够放射光彩,就能达到诗歌的目的。二是无极主义的哲学是宽容吸收扬弃发展。其中的宽容是指对当时多元化诗歌存在的承认,这是一种诗歌态度,也是一种对诗歌繁荣的理解。现在在企业管理的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有宽容的态度,也会决定受益的结果,无极主义创建之初就收获了最初的果实。吸收对于无极主义而言,主要是对当时朦胧诗和国外现代派诗歌优秀作品经验的吸收。而吸收的过程对于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同时有吸收也有有了扬弃,有扬弃也就有了发展,吸收、扬弃、发展,三者产生互补,推动无极主义诗歌的创作。无极主义者认为,宽容对待现代诗学,在吸收中扬弃和发展,保持探索性和民族性,不恪守传统的氛围,呼吸海洋文明之空气,力求表现自己而否定崇拜的教条。三是探索诗的潜意识状态,力求生命内在的感悟意识和诗的超前性。无极主义者提出,要在诗中找回东方文化的奥妙,同化西方的睿智,擦亮东方的理性龙珠,同时注入非理性的光束,如果可能,从容不迫地辉映世界之林。这个口气很大的观点只代表一种诗歌向度,而并代表幼稚与野心。挖掘和再现人的潜意识,把人的内在感悟与诗的超前性相结合,是无极主义的探索方向。现在看来,这是众多诗者对诗歌的共同理解之一,但过多地追求再现潜意识与生命感悟,并非诗歌的大方向,有可能造成客体的流失,使诗歌陷于空洞。

    回过头来理性地看无极主义,只能说无极主义者当初只是简单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或理念,简单地进行了诗歌探索,并没有特别之处。但作为一种诗歌精神的存在,无极主义者的探索是有益的,其诗歌活动的独立性与诗歌实践,是值得铭记的。

    现在,无极主义的坚守者对现代诗学已有了新的认识。不再追求主义上的成功是对功利性的淡漠,尊重现代诗学的境界是对自己的尊重。无极主义者认为现在的好诗有八个要素:一是诗歌要有好的立意,诗意要有现实的意味,如果是小我,也要见到大我的存在,这是引发读者共鸣的前提条件;二是诗的语言要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要具备现时代各层次读者欣赏的层面,当然不是主张要把诗写成白话,不脱离诗学的本真;三是诗歌要有内在美,这种美要体现美学和音乐的意义,强调美与节奏感;四是诗歌最好要有哲学意义的支撑,这是生活的需要,而非哲学意义上的虚伪;五是诗歌要先让别人读懂,让人看后摸不着头脑的诗不要拿出来示众;六是诗歌要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任何空泛都是无意义的;七是如果可能,要有大气的一面,正直的一面,率真的一面,强调正直,这是诗品对人品的辉映;八是诗歌要体现诗人的正确心态与个性,诗歌没有特性,等于诗人没有个性,这是考量诗歌是否有特色的重要环节之一。

                                               无哲2008.07.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