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观园对联解读: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

(2018-09-09 17:41:58)
标签:

紫菱洲

缀锦楼

大观园

红楼梦

贾迎春

分类: 寻根问底

     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

   ---大观园里的对联古典名著《红楼梦》

小屋清风/文

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是北京大观园紫菱洲上缀锦楼的对联,为著名的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所拟。

《红楼梦》载,元妃省亲后,贾迎春奉命进大观园后,即居住在缀锦楼。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前来投奔也住这里

需要说明的是,大观园里分别有“缀锦楼”和“缀锦阁”。关于缀锦阁”,《红楼梦》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中载:元妃题匾,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可见,缀锦阁”与“紫菱洲”之名皆为元妃所题,元妃这里说的是“面飞楼曰缀锦阁’”,指的是省亲别墅后院的缀锦阁,即大观楼东侧飞楼。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再提到缀锦阁:“贾母在缀锦阁设宴吃酒,让戏班在藕香榭奏乐、演唱,乐声穿花度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大观园对联解读: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
                                                      -----紫菱洲
    那么,缀锦楼在哪儿呢?《红楼梦》载,紫菱洲大观园东部,西侧临水东部靠山北房正厅即缀锦楼。《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提到“贾迎春住了缀锦楼”。第三十七回结诗社、起别号议论到二姑娘时,宝钗道:她(迎春)住的是紫菱洲,就叫她“菱洲”。可见“缀锦楼”在“紫菱洲”中或在其附近。

在北京大观园,进入紫菱洲庭院,但见树木葱郁,翠竹摇曳,蓼花苇叶,荇草香菱;藤萝异石依墙而立,依山而建的彩绘游廊蜿蜒迂回,与主楼相衔,极富变化又错落有致;正房两层楼阁,飞檐彩绘,正中挂“缀锦楼”匾额,两侧楹联为“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紫菱洲庭院内近水边处西湘房,三间小房是迎春的书房周汝昌先生为其题匾额为:“襟风裹露”,楹联为:“云幄霞绡朝焕彩,御香宫镜夕萦辉”旁边另开一门,向西连接一精美的水中亭,周汝昌先生为其题匾额为“饮碧涵红”,形容此处碧水蓝天,彩虹呈现,好像探进碧水中饮水楹联齐纨摇月沉新李,燕黛描眉罢晚妆”。 坐在廊上,可观水景,可观鱼跃;沿游廊随山势而上,一边直通缀锦楼上,可俯瞰院景,与藕香榭隔水而望。

大观园对联解读: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
                                                    -----紫菱洲上的缀锦楼
   贾迎春是谁?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中的二小姐,或称二姑娘,贾宝玉的堂姐。因为版本不一,一直以来,关于贾迎春是妻生还是妾生都有争论常见版本原文:“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有版本则说是贾赦前妻所出、贾政之妻所出、贾政所收养女等等。那么迎春到底是像惜春一样是正出的主子小姐呢,还是像探春一样是姨娘所生的女儿?

其实,在《红楼梦》第七十三回,邢夫人和贾迎春的一段对话透露了迎春的真实身份。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谁知竟不然,这可不是异事。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这段话,明确无误地交代了迎春庶出的身份回过头来,再看迎春在贾府的存在感就很好理解了。

贾迎春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小姐呢?

大观园对联解读: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
                                               -----贾府二姑娘贾迎春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迎春与探春、惜春同时出场。作者借助林黛玉的眼睛描述了迎春的形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这是标准的侯门世府千金、大家小姐的模样,可见她是一个美丽温柔良善的女子。但细查之,“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点出了她性格的一些短板,尤其是看了小说之后,我们更是看出了她的性格的缺陷:在多数情况下,她极力地将自己“缩小”到一个角落之中,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木然处之,企图让别人注意不到自己的存在。正因为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小厮兴儿的话说:她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吆一声,才使她在众人眼里可有可无,无关轻重,备受欺凌---

累金凤事件”中,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平儿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抄检大观园时,迎春的丫头司棋因与其表弟潘又安秘密往来,自主婚约,被抄出“罪证”,被驱逐出大观园。尽管司棋百般央求援救,而迎春少见的坚持自己的立场显示了她为人悲观随波逐流的心态。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所谓的“世交之孙”孙绍祖,实际上就是拿她抵债。孙绍祖是什么人?此人绰号“中山狼”,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家里的人几乎淫遍像迎春那般怯懦软弱的女子,如何受得了孙绍祖的折磨?可怜这个金闺小姐在他的拳打脚踢折磨虐待之下只有一年时间就一命呜呼了。

按照小说中的描述,迎春生活中没有什么情趣。她只是攒钱买一些“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曹公小说第三十七回写了一句“众人皆在园中玩耍,她只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独在花荫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如果非说迎春对什么感兴趣,那也许就是下棋了。有关迎春下棋,《红楼梦》中有两次描写。第一次在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正遇到迎春和探春下棋。第二次第七十九回宝玉在他所作的《紫菱洲歌》诗云:“不问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可见迎春闲暇之余,多以下棋消磨时光。弱小的迎春正是这样独坐角落,满足于卑微的生命里老天给予她的哪怕只是针尖上的快乐

其实,迎春随遇而安、知足而乐的处世态度,作者在小说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中里就做了铺垫:元妃省亲时,迎春不得不写一首“颂圣诗”《旷性怡情》。诗是这么写的“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诗作虽然平平,平仄格律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她表明了她非常单纯的生活理想,那就是希望能在安静中,舒畅一下自己的神思,别无所求;她绝不犯人,只求人莫犯她,能够稍微待她好点,她就心旷神怡了。

对于迎春的才情,一般的读者是基于小说中一个事实做出判断的。那就是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提及的:在探春起诗社这一最重要的活动中,不会作诗的李纨尚且有“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的诗句,但迎春竟一首诗也没有作。正因为对迎春诗词不甚精通,也不积极参与最后只得了“誊录监场”的名头。另外,就是骨牌令里以五言对七言误应对。

那么,迎春真的是无才无能吗?我们就以骨牌令里的应对为例----

《红楼梦》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说的是由鸳鸯当令官来行酒令。小说中说,鸳鸯的出句是:“左边‘四五’成花九。”迎春对的是:“桃花带雨浓。”一般人认为,这句诗“少字、错韵”,是迎春蠢笨无诗才的一种表现。难到这贾府的大家闺秀真的是半个文盲?其实,我们也太小看迎春了迎春的诗词水平再低,基本的诗词基础还是有的,在小说第37回出题限韵的时候,小丫头随口说出了“门”字韵,迎春立刻知道这门字韵属于“十三元”。而在这里,迎春错的也太离谱了真正的原因小说后面交代了:“原是凤姐儿和鸳鸯都要听刘姥姥的笑话,故意都令说错,都罚了。”原来,迎春的这个错是一件有意的错,是给后来一定要出错要受罚的刘姥姥立规矩的。从迎春错得浅显易见,就知道她多么善解人意了:要抓她的错的凤姐别的才华都十分出众,但是不识字,在诗词上是块短板,迎春的错误给足了凤姐机会和面子。迎春被罚“饮了一口”的时候是“笑着”的,表明对这任务,她是十分甘心、乐意和配合

迎春屈己以从人,小心翼翼地照顾长者的尊严,乃至照顾其他人无伤大雅却可能让自己“丢面子”的事情并非这唯一的一次。我们知道,贾府四春中,迎春棋场高手。宝玉为迎春所作的《紫菱洲歌》中也有“忽闻永昼敲棋声”之句,可见这紫菱洲常年是棋声不断的,迎春的丫鬟也叫司棋,这些都暗喻了迎春下棋的技能。

在小说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里提到了迎春的一个谜语谜面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这个灯谜是因为元春想在元宵灯节时搞个活动在宫内写了个灯谜送进家里,也让众兄弟姐妹写了灯谜送回宫中去给她猜,迎春便作了这个灯谜。

那这谜底会是什么呢?贾政猜出的谜底算盘贾迎春竟然笑着说。可是真的是吗?算盘蕴含着天功与人运,阴阳五行之道?分明是围棋嘛!这围棋要赢,可得天时地利人和,少一方都是不行的,错一个子也是不行的。且围棋分黑白两方,便如同阴阳两极,包含五行之道。且下棋时棋盘上可不是纷纷乱吗?就因为棋盘上黑白子不同,两方绞尽脑汁。所以说,贾迎春的谜语可谓精妙,生动地描绘了下棋之道

可迎春为什么“作假”说贾政猜对呢?显然,这是出于礼貌。书中说,就入送进宫里的灯谜,娘娘有猜着的,也有没猜着的,众人都胡乱说猜着了,就是为了让娘娘高兴。天威不可冒犯,娘娘哪里会有错呢?对于迎春而言,叔叔也是同样。因此,这谜底就莫名其妙地成了算盘。

因此,迎春并非无才,只是她的才是内敛的,蕴含于诗书与哲理之间。在迎春的这次顺水推舟的作假中,我们读出了迎春的大方大气、应分随和对长辈的尊敬。当贾政猜错,迎春一笑回答“是”时候,那一刹那迎春便站在了心灵的制高点。这一刻,是她生命中一次最美丽的绽放,虽然短暂,却折射出一个青春生命的全部高贵与尊严。可是,红楼十二钗,钗钗都是薄命司里的女孩,这样可爱随和对生活积极投入的女孩最终也会被黑暗的社会侵蚀吞没,这也许就是作者写作《红楼梦》的初衷吧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时所说的匾额与对联----

据说,北京大观园紫菱洲的大部分匾额、楹联均为现代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所拟。缀锦楼正楼联为:“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如何解读缀锦楼的匾额及周汝昌先生缀锦楼正楼所拟的对联呢?

匾额缀锦楼,原意指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但这里当借为“坠”。坠字指“从高处落下”,又指“丧失”。锦本指用彩色经纬织出各种图案花色的丝织品,喻美丽。这里代指荣华富贵。《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特意将金钏、彩云、彩风、绣鸾、绣凤几个名字连在一起,又说宝玉“神采飘逸、秀色夺人”,所有这些都是“锦”字的活化。

《红楼梦》在此前的第十三回特意将“锦”字作了交代。本回秦氏托梦凤姐道:“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快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秦氏一语,正好揭示了“缀锦”二字的隐寓,即“坠”。仿佛为了照应“锦”字,所以,上述把缀锦借为“坠尽”是有道理的。因为“坠尽”二字恰描摹一树春花缤纷落尽的情景,与“家亡人散”正相对应。

《红楼梦》书中第七十九回“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描述,迎春出嫁后,宝玉“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萧然门外荇翠菱紫,冷漠凄凉“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于是,宝玉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迎春虽已搬出大观园,但尚未过门成亲,祸福甚难逆料,宝玉即发此悲叹,仿佛已有不祥的预感。果然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中山狼”孙绍祖虐待而死“缀锦”“坠一语成谶。而这一首诗也成了迎春“误嫁中山狼”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可见,鲁迅说贾府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对联“画栋参差春似织,宝帘掩映梦如云”画栋,有彩绘装饰的栋梁。王勃《滕王阁》诗云:“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明王韦《阁试春阴》也有“小院门闲鶯自语,画栋泥香燕初乳”之句。宝帘,是有美丽装饰的帘子。秦观《浣溪沙》诗云:“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掩映:相互遮掩而且又映照衬托;梦如云梦就像云朵一样,忽来忽去,模糊不清,故“梦如云添牵挂,挂似水情万千”之句。

所以,这副对联从字面上看,大意应该是:依山而建的两层楼阁用彩绘装饰,巧手织出的锦延伸至水中的游廊蜿蜒迂回,与主楼衔,错落有致;一到春天,院内翠竹掩映,闲适的生活梦如云忽来忽去,漂浮不定。所以,对联实际上是暗示,缀锦楼的主人迎春渴望在这依山临水的紫菱洲上过着一种安静、闲散、无扰的简单生活,但这只是她的一种梦想,很快,这个梦想就如同浮云一样飘得无影无综。

在曹雪芹的笔下,迎春作为典型的书香女子紫云洲畔看云空,感应空传不语中。闲谱群芳数开落,此花最不耐东风。”正如他在红楼梦曲《喜冤家》所言“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窥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贾迎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恪守封建社会女德,她的一生正是那个时代所孕育的温婉、柔顺女子命运的缩影。导致贾迎春悲剧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外,还有其自身懦弱的性格。黛玉说迎春“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并不是一种刻薄的评价,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孟子》有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这句话,在评价迎春之逃避的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天助自助者,自己才是生命的负责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