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11月视点——“技术算个球”
(2009-11-09 16:05:01)
标签:
杂谈 |
技术算个球
文/雪风
■《阿童木》是一部工整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没有灵魂的电影。这部实际上由香港和内地片方主导的3D动画片,学足了好莱坞的编剧技巧和结构方式,但灵气这玩意就完全欠奉。它绝对不难看,它总是能在适时的时候让你有一些程式化的笑声、哀伤,或者感动,它如一个外科医生般,能跃过你的内心直接准确地牵动你的笑肌或者泪腺,所以你的反应看起来更像一种机械运动,而跟情感无关。仔细回味,你还能感到一种经典而又陈腐的好莱坞程式那种过期塑料味。
这部电影在产业上也许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进步,但它对不起看阿童木长大的孩子们的期望。
■与《阿童木》老老实实临摹好莱坞动画片不同,《萝卜》是在向盖·里奇以及中国同行宁浩的那些又黑又专的黑色电影偷师。但《萝卜》的问题是野心大于能力,无论是故事线索还是主题,都有小马拉大车的嫌疑。这部片子主创错误地以为复杂与奇巧是这类电影取胜的砝码,而忘掉了盖·里奇和宁浩成功的另一关键——将复杂化为纯粹的能力,而这种纯粹是以一种强大的价值观做底子的。可以说,正是盖·里奇那种对世界的冷感与讥诮,还有宁浩那种草根荒诞的悲凉,让他们两人电影里那些花俏的情节有了基础,那些繁复的形式有了意义。
而《萝卜》,似乎还不知道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角色。当宁浩也错误地以为把这种纯粹的智力游戏做为唯一卖点时,《疯狂的赛车》就变得无味而造作。
■中国电影一直是缺少技术的,因为“艺术“这词儿,就好像万能狗皮膏药,贴上它,就能遮挡创作者自己技法上的苍白与贫乏,然后他也就觉得自己电影的每一个毛孔散着高贵与完美的气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电影开始这么重视技术,是件好事。因为,中国电影终于决定补课了。
■但需要警惕的,是一种矫枉过正,过份的对技巧和智商的强调,会让电影从源头上变为一种算术。而这,会很快地让我们的电影从迂腐的艺术八股过渡到华丽却无聊的商业套路。电影,说到底,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而不是一种如同暴发户般对技巧的炫耀,它应该是你讲了一个你自己的独有的故事,然后那黑暗处有一个人默默地为之激动。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电影世界》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