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少年研发表演精髓,早期VR萌芽诞生,毕业考核全体满分落泪~《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4雨花巷

标签:
高松老门牌矿脉艺术南京地名社会学记录社会学艺术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4
雨花巷(1-22号)南京玄武区,新街口所。位于中山东路北侧,体育馆西。以雨花命名。(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安徽铜陵犁桥的艺术驻留倒计时最后两天了,今早又是细雨绵绵,原计划的作品吊装与几处小品位置绘制也不知能否进行,一整夜失眠与迷糊中过来。很珍惜最后几天,昨天还给自己立下承诺“戒酒一年”,我知道如果一年能戒酒成功,就是不会再乱喝了。2022年11月3日看我戒酒结果吧。雨花巷在邓府巷与青石街篇也顺带说了不少。雨花巷-邓府巷-青石街一线是民国时期的中高档职员宿舍,这里曾住过国民党高官、飞行员、日本银行职员。2008年深藏在闹市之中的雨花巷将面临拆迁,建成“麦哲里国际金融中心”。而早在2003年前后,邓府巷已经拆迁,这一线将只剩下青石街这一“孤岛”。南京在制订民国建筑保护名录的同时,雨花巷没来得及进名录就快速消失了。
我在以前篇章提到过这里是卖鞋的破破烂烂小门面,但房子都是正儿八经的民国建筑,就是联排别墅。从中山东路进到雨花巷,左右两边整齐地排着两列房子,每排大约有3-4幢。其街道的尺度、围墙、铁艺的窗花……都有浓浓的民国建筑特色。当年走访这些整齐的房子时了解到,这里是日本银行职员宿舍,还有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宿舍和盐务署宿舍。盐务署办公楼就是现在南京市总工会的大楼,这个是宿舍区,当时盐务署是个很有钱的部门。空军飞行员也有部分在这里集体居住,大约有20多个,特别是在1946年-1948年三年间。……突然不想写了,都没有了消失了,回忆有个P用。不自己烦恼自己了,万一聊出酒感就麻烦了,有承诺的呀!
回忆杀开启,好像每个孩子小时候都玩过电棒照鬼脸吧,就是把电棒打开后在下巴下往上照脸,再做出各种伸舌头瞪眼睛等夸张表情,但玩时间长了就没趣了,基本就是那么几样而已。吓唬谁都没效果了,最胆小的女生都不看我们了,好尴尬的。我们几个小哥们计划变革,研发设计出升级版鬼脸识别系统,按长大后的知识说就是,MI\BI\VI识别。我们给每个新的鬼脸配了语言,让声音的气氛感强化,还加上了身体动作的补充……。总之现在回想起来就是表演班的培训课程呀。傍晚骗家长说,去同学家问作业,我们几个找个墙角反复训练,还相互提意见与补充添加纸条、土、瓶盖等小物件,还嘴里含石头改变面部结构,总之想尽办法就是要吓死几个谁吧?十几天的努力,终于要试试效果了,商量后决定就随机在楼道中执行。再次骗父母去同学家问作业,一起在别的楼道中准备好了手电与道具,躲在一楼楼梯下(那时候没有楼道灯),准备检测“鬼脸研发影视培训计划”成果结业。来人了,我们打开手电照脸,身体歪歪扭扭如僵尸,口中还沙哑的说着“来呀!来呀!……”。表演成绩感觉是绝对满分了,因为被来的人几个大嘴巴子就给我们打翻了,看样他是真的被吓急眼了,我们哭着分头逃蹿。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11月5日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