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回望城南历史的最后时光通道不要关闭,明天争取勇敢讲出脸红故事!《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1

(2021-11-02 06:28:55)
标签:

高松老门牌

矿脉艺术

南京地名

社会学记录

社会学艺术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南京回望城南历史的最后时光通道不要关闭,明天争取勇敢讲出脸红故事!《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1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91

殷高巷1-79号)南京秦淮区,钓鱼台所。东起钓鱼台,西至鸣羊街。原由蒋家苑、三铺两桥、殷高巷组成,民国时期统称殷高巷。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我走访记忆中殷高巷是秦淮区老门西主干巷之一,道路呈南北走向,北起殷高路和水斋庵交界处,南至高岗里,全长约400米。据民国《首都志》载,此巷原为三段后合并称饮高巷,清代有巷,明饮高巷,后“饮”讹为“殷”。1948年改称殷高巷沿用至今。清廷钦差大臣刘芝田故居便在此内,因此这块方圆的巷子也被称作“刘钦差九十九间半。如果只是殷高巷就太孤独了,这里是小巷交错密布还有孝顺里、学智坊、水斋庵、谢公祠等古街老巷。“胡家花园”就是愚园也在此不远。走累了记住小李汤包,小笼包、蟹黄汤包、老鸭粉丝汤都能电到你。我们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多次组织“扫街”,就是街拍行走记录,特别是太阳落下的时间过程,光线密度更是适合摄影,有味道容易出好片。

殷高巷是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十三条历史街巷之一,这里让人猜不到下一步会和哪条巷子邂逅。俗话说“北京胡同,南京巷子”,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十三条巷子就是最具代表的。十三条巷子分别是: 鸣羊街、水斋庵、孝顺里、磨盘街、同乡共井、殷高巷、鸣羊里、学智坊、谢公祠、高岗里、陈家牌坊、饮马巷、荷花塘。磨盘街制作磨盘的行当早已经消失。水斋庵巷子里原来有一座叫“水斋庵”的庵堂;谢公祠曾有东晋名门望族谢氏的祠堂。孝顺里传闻江宁知府李璋煜曾使此地的一个不孝子变成了大孝子。还有同乡共井、饮马巷等等故事!

刘芝田(刘瑞芬,字芝田)故居位于殷高巷14号,安徽贵池人,职业是清朝外交官员,爱好藏书,曾经以诸生的身份在李鸿章的幕府里待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晚清时期做外交官可不简单。光绪十一年(1885年),刘瑞芬奉命出使英俄等国,周旋于列强之间反对侵略,为后人称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荷花塘,曾是昔日达官贵人的聚居地。随着时光流逝,社会变革,现在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居住地。老门西荷花塘,自古江南繁华地。不仅保留住了最后的老南京城市肌理,更因为老居民们轻易不会改变的生活习惯,让那些古早的生活方式依稀可辩,从而复刻下了珍贵的老南京生活样貌。历史在无数的拆迁中,不知道是巧合偶然还是什么魔法,暂时留下了这么个回溯的通道,我们最好珍惜保护,别关闭掉我们回望历史的唯一门。本来又想起来一个脸红的小故事,今天篇幅不够了,我咬咬牙看明天是否敢写出来。收工,老铁们,别忘了点赞与再看呀。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11月2  上午6:18   16度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一句话:我非常祈盼能实现世界独一无二的《老门牌博物馆》梦想,希望有超前思维者合作,绝对艺术、历史、情感、社会学汇聚的人文景观流量地标。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