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潭古镇双眼井三眼井念念不忘,历史战役与金箔打造声交织街头!《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81上街头

(2021-10-23 06:37:25)
标签:

高松老门牌

矿脉艺术

南京地名

社会学记录

社会学艺术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龙潭古镇双眼井三眼井念念不忘,历史战役与金箔打造声交织街头!《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81上街头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81

上街头1-118号)南京栖霞区,龙潭所。1953年,以群众上街买卖,俗称上街头。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上街头,下街水,街头买菜累断腿!这句顺口溜是我编的,是“1953年以群众上街买卖”而得名上街头一说而联想感慨,难道这就是解放后最早的自由贸易萌芽吗?难道那时候没有市容管吗?龙潭位于南京东郊,距市中心约35公里。“龙潭”早在公元前128年汉朝元朔元年就已有记载。明朝《句容县志》载:蟠龙山之背,有水潭名龙潭。可见“龙潭”之名,是据其时地名而定。在宋代,又名龙潭铺,是长江古渡、黄天荡的一部分。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至此,亲自题名“龙安古镇”。我的寻访记忆中龙潭是南京变化最小古镇,街巷肌理尚保留自民国以来的格局2010年前后几次走访古镇留有众多原汁原味古迹,明代石拱桥桥栏、百年以上的“一步三井”、“一步两井”,还有神奇“定水石”、众多古民居等曾经红火的龙潭火车站站房,更是一座民国建筑,还有龙潭电影院等等,这里是人们探古寻幽的好去处。

龙潭街道是闻名全国的“金箔之乡”,金箔制品早已打入欧洲、亚洲等国际市场,占据着整个全球金箔产业的半壁江山。2006年6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龙潭地区的民间故事《仙家造金箔》,传说葛仙翁与吕洞宾云游至龙潭,为供奉的泥塑佛像打造金身,将金片打得既薄又亮,覆于塑像,佛显佛光,从此佛祖以金身供奉于佛堂。这一绝技就此在龙潭一带传开,随着后人的改进,道袍飘裹被乌金纸取代,成为当地生存之绝技。这当然是个传说,而龙潭艺人将传说视为神灵,曾在老镇“上街头”位置建有一座“金箔祠堂”,将葛洪作为金箔技艺的开山鼻祖用来供奉。金箔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700年历史。我国的金箔发源地就在龙潭,当代世界金箔业的制造中心也在龙潭,“南京金箔”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70%之多。北京故宫、人民大会堂、无锡灵山大佛、南京栖霞寺、华西村,欧美、东南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均有龙潭出产的“南京金箔”。

龙潭战役是孙传芳与北伐军之间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也是北伐战争中最激烈、最具决定性的一场战役,龙潭战役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基业,也决定了显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变成光杆司令的转折点。不少国民党元老对此役印象犹深,于右任老先生曾写一联:东南一战无余敌,党国千年重此辞。抗战胜利后,在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期间内,他命人在龙潭山上于当年和何应钦会师处建造一会师亭,并立石碑刻字记之。十年动乱中,作为主体建筑的亭与碑均被炸毁,所幸登亭石阶、甬道雕栏、围墙和拱璧等尚存,建亭铭文虽遭破坏,但由于刻痕较深,绝大部分字迹隐约可辨。该会师亭2007年被列为市四级文物单位。历史上在此发生的著名的“黄天荡大捷”。据史料记载,韩世忠曾在此率领宋军,以少胜多阻止了金兵渡江。收工,没有瞎聊的一篇是否没了味道?请批劈劈!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10月23  上午6:24   10度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一句话:我非常祈盼能实现世界独一无二的《老门牌博物馆》梦想,希望有超前思维者合作,绝对艺术、历史、情感、社会学汇聚的人文景观流量地标。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