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望城市管理者们“耗子尾汁”吧,我也是“臭豆腐上桌,没大用”~《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09天保里

(2021-07-28 10:20:24)
标签:

社会学艺术

老门牌

南京地名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希望城市管理者们“耗子尾汁”吧,我也是“臭豆腐上桌,没大用”~《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09天保里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09

天保里1-37号)南京下关,车站所位于天保路北,大马路西1890年,因临近天主教堂得名。1984年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

这几天聊天光里与天祥里还有大马路,几乎都说了天保里,这个天保可不是我们习惯知道的“天保”,我们习惯知道的几乎随处可见的“天保”是天保驾校,我的边三轮摩托D照也是在天保驾校考的。我除了之前对下关的全面记录,完成“下关记忆”系列图片拍摄,还在2010年1月带领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老队员专门走访纪录了“天”字系下关里弄建筑群。可以查看我当时的【南京记忆】天祥里 天保里--最后的下关<高松拍摄> 一文的老邻居详细记录,真希望今后有机会按图找到他们聚聚。这次专门拍摄人物也是我不拍人的底线突破,因为拍摄人物被多次骂过,可能这是国人特色吧,都以为我们拍摄他们是有什么不良心理,或是什么其它险恶目的……。

南京大街小巷中实际隐藏着多处里弄式石库门建筑群,但这些建筑并不被南京人所熟知。老下关大马路上的天保里石库门片区,这里全是一排排十分规整的二层小楼,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不过6米左右,显得十分狭小,不过斑驳的墙壁以及考究的石质门头,让整片区域看上去十分大气。这里老房子大部分保护下来了,里面的人已经搬了出去,一栋尖顶小楼曾经是洋人的教堂,后来改成了医院,房子上面的砖墙都是当年洋人建的,基本没有改过,老式的木质大门还保留着。南京三大块石库门片区,一个是在太平南路附近的慧园里,另外是在梅园新村附近钟岚里,还有就是老下关大马路上的天保里‘天字号’石库门,“天字号”这块地方也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石库门居住区。石库门建筑来源于西方,最早是英国人建设,最具特色的是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都是两层小楼,在房屋的前部拥有一个开阔的天井,房子都是并排而建。石库门实际上是一个高密度住宅区,不过由于都是二层小楼,所以采光条件并不差。慧园里以及梅园新村这两片石库门建筑都成为了文保单位,老下关大马路上的‘天字号’石库门片区2012年离开南京时还不知道是否也有“文保”免死金牌了。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之所以是“天”字打头是因为这里是天主教传教士在清末民国时候建造的,这也是南京开埠以后下关地区一个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建筑群。据说这里房屋的构造、材料以及技术,全部是西方最原汁原味的。老南京繁华的滨江地区,曾是南京的“十里洋场”,希望城市管理者们“耗子尾汁”吧,我也是“臭豆腐上桌,没大用”。……南京下关天保里一幢有百年历史的民宅突发大火,由于失火的房间为砖木结构的老房,大火迅速蔓延,有3间民宅被烧毁,约200平方米的房间过火,20多户居民损失惨重。不想听到这些……。文中很多不准确的记忆还需要同道交流指正~  

完稿时间:2021年728  上午5:59   24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一句话:我非常祈盼能实现世界独一无二的《老门牌博物馆》梦想,希望有超前思维者合作,绝对艺术、历史、情感、社会学汇聚的人文景观流量地标。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社会学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我20多年收集记录的准备,每天对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社会学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