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否碰瓷李白,梅姓后人能否交代地产渊源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6红梅巷

(2021-01-06 12:44:52)
标签:

城市记忆

民间文保

南京地名

高松老门牌

红梅巷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是否碰瓷李白,梅姓后人能否交代地产渊源!

是否碰瓷李白,梅姓后人能否交代地产渊源6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6红梅巷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6

红梅巷:(号牌1-30)南京秦淮区中华门所。位于中华门外玉带河西,东起西河沿,西至南珍珠巷。相传清代因洪、梅两姓得名。“洪”讹为“红”。(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红梅巷最早知道还以为是文革期间改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就是原来的老地名,这里印象最深的是那块镶嵌在墙角的“太白堂”石碑,我是1998年走到这里看到,2007年又带领《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走访过这里,而之后这里的五、六年间就一直在拆迁的漫长期,我离开南京后又回去看过这里几次,高山流水3岁时我也带她走访过这里。

 

这第六期就是在拆迁走访中得到的红梅巷19号门牌。而“太白堂”石碑我也很早就提出过猜想:这是与进京赶考学子在进中华门南京城前的居住地,而安徽考生走中华门进京最方便,安徽在长江上游所以称上江,南京中华门内东还有上江考棚老地名就是安徽学子的预考考场,这样中华门外的“太白堂”就很有可能与安徽、李白、学子等等关联了。也可以说是崇尚诗人李白的一种会馆,因为在安徽等地都有发现,用俗话说就是显着很有文化的旅店吧~。第二个不负责的乱想就是这个“梅姓”,梅姓不是大姓,能在此地居留很久,还有很多田产屋舍,是否与戏曲的梅姓有关,因为戏班住在中华门外慢慢形成房产也是合理,而中华门内就是秦淮河夫子庙戏园的活跃地,所以我的乱猜还需要同道交流~。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1月6日 上午12:32    -12℃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拍摄人:高山流水

作品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