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牌号是你通往城市历史的车票~《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民安巷

标签:
城市记忆民间文保南京地名老门牌民安巷 |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2
民安巷:(号牌1-21)南京浦口区南门所,东西走向。曾为“民生巷”,1951年改为民安巷。(一九八四年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南京市街巷名册)。
我知道民安巷也是第某期《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走访浦口南门镇时知道的。浦口南门可是有1500年历史了,晋为六合镇所辖,隋为宣化镇所辖,元为浦子市(亦称浦子口)所辖,明洪武年初属应天卫,后在此设龙虎卫,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贯穿南门镇的主要干道有金汤街、龙虎巷。而民安巷就是主街上分支出的一条小巷,而名字从民生到民安的变迁也在说明了对这历史中兵家必争之地的祈盼吧~
第二期使用民安巷10-1号是因为在2021年新年之际有一分祝福与期待吧!
民的安与生是历朝历代之本,民安可强国。地名在很多地方都是最浓缩的地方史,而在城市的进化变迁中,地名常常随着拆迁被消灭了,而出现的新地名是千奇百怪的地产名称。我一直认为地产商应该叫地产熵(伤),是这些无连接思维的开发给城市断裂了历史人文传续,当然监管者更是视如盲见心生方孔~,太多的话就不说了,珍惜一点身边历史,不要让历史文化名城贴满金钱的符号。保留特色历史建筑可以在新的地产新区中合理使用,成为公共空间,例如:售楼处、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早点一条街、幼儿园、美术馆、地方史陈列馆等等。而一块当地的老门牌或是街巷牌就可以快速链接历史与今天。最好的文化教育是影响,是在历史人文的炕头上慢慢加温~。
《我与老门牌的故事365》艺术计划是用2021年一年时间完成每天一个南京老地名的回顾,用已经消失和正在消逝的老地名回味一座城市的肌理与余温,让老门牌再次出现在我身体的不同部位,再次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个场景中。
实施时间:2021年1月2日 上午11:24
实施地点:北京昌平小汤山<高山流水文献馆>
作品人、拍摄人、老门牌收藏人:高松
*一年艺术实施计划由《高山流水文化保护基金》全程支持;
*《矿脉艺术小组》出品,高松实施完成。
小记:高松1997年开始收集南京及全国拆迁现场老门牌,被收藏同道称为收藏门牌第一人。
20余年收集南京为主的不同时期老门牌众多,2014年在北京元典美术馆由策展人:方文山,出品人:谷燕与梁克刚,举办高松老门牌城市记忆文献展。与老门牌相关的艺术思考开始出现,并且完成了系列老门牌当代艺术创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