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2016-06-11 11:32:57)
标签:

城市记忆

建筑

老街

历史

行学

分类: 广东记忆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广东记忆139: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5年6月
很早就知道有这个牛级的专业博物馆,我也喜欢收藏老式收音机,也有几十台,但看了这里就无语了,太震撼了!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China Radio Museum of ZhongShan)是全国首家以收音机为专题的特色博物馆,隶属于中山市博物馆,是其分馆之一。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原为侨立中山公医院的副楼,建于1921年。20 世纪50年代末期改为人民医院公费医疗门诊部,随后改为中山县县委办公楼。1997年由中山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移交给中山市博物馆。2003年底中山市政 府拨款对副楼进行维修,经一年半的施工建设,最后改建为现今的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

侨立中山公医院副楼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5平方米,原坐北向南,与隔壁主楼的格局刚好相反,后因石岐大马路(现孙文路)的修筑而将其正门辟于北面临街一侧。

主体建筑共分两层,展厅面积330余平方米。建筑外墙均为青砖垒砌,与周 围满目苍翠的树木相得益彰,外墙上镶嵌的百叶窗,具有浓郁的德式建筑风格。原正门外有两根爱奥尼式立柱分置两旁,柱头有花卉、卷云纹等装饰。在其外侧各有 一根方柱承托二楼阳台,方柱上阳刻朱书对联“崇兰再处和气愈生,老竹当先清风可拖”。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阳台及展厅内的天花在改建过程中原貌保留下色 彩浓郁的花卉、几何图案等灰塑。

展览以历史的空间发展为陈列线索,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及多媒体等陈列展 示手法,展示了我国收音机产业的发展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以及以收音机产业为背景的新兴文化传播事业在我国的发 展过程。博物馆展馆分成上下层两个展区,以1949年为时间分界,底层为《解放前的中国收音机》展区;二层为《解放后的中国收音机》展区;底层大门进门的 缓冲区为序厅。各主展区以历史年代为背景展开,陈列具有代表性的收音机,并陈述该时期收音机的历史背景。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是我国首家收音机专题博物馆。馆藏收音机近2000台,目前展出收音机230余台,包括20世纪20年代初在我国本土生产的第一代收音机到80年代的产品,藏品系统而全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大部分藏品均由中山市民邱健球先生无偿捐赠。开馆以来也得到各界人士支持,捐赠收音机予该馆收藏。目前已收藏各时期各类收音机近2000台,其中具代表性的收音机有熊猫牌1501、牡丹911、红灯711-2等。


2015年上半年两次到中山市地区的三乡镇与珠海地区陪孩子拍戏,我们当然不会错过对当地历史的探访了,感谢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剧组,电影《曼谷》剧 组对孩子高山流水的关爱,我们也用我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寻考作为对当地的回报吧,系列寻访图片分期发出,慢慢回顾吧!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