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2016-06-11 10:55:43)
标签:

城市记忆

建筑

老街

历史

行学

分类: 高山流水行学天下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北京记忆139:普渡寺#高山流水行学天下#(2013年9月)
普渡寺 (北京东城区普渡寺) 始建于明代,原名为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初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乾隆20年(1755年)重新修葺 扩建,后乾隆赐名普渡寺,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修建,距今已有247年。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古建专家介绍,这样典型的满族 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这一处。
北京东城区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与紫禁城同龄。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庆宫一部分。朱棣特意在这里为朱瞻基建了皇太孙宫。朱瞻基当上皇帝以后,对东苑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改称“南内”。
“土木之变”之后朱祁钰便把英宗囚禁在“南内”。后来的“夺门之变”也发生在此,石亨等人拥戴朱祁镇复辟,从朱祁钰手里抢回了皇位。
1644年清军入关,统领数十万清军铁骑的是年仅32岁的多尔衮。清军入关后,多尔衮迅速迎顺治帝来京并定都北京。此时顺治帝年幼,军国大权均由多尔衮一 人独揽,称摄政王。多尔衮入京后,就居住于在明代南内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睿亲王府邸中,也就是今天普渡寺的所在地。由于多尔衮特殊的政治地位,其府邸“金碧 辉煌,雕镂奇异”,规制之高远非其他王府可比。府门前终日车水马龙,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国家的实际政治权力中心。[1]
康熙三十三年(1694),旧睿亲王府改建成玛哈噶喇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渡寺”。大殿建筑宏伟,台基高大,须弥座式,面阔9间。黄瓦绿剪边殿顶,前厦为绿瓦黄剪边。檐出飞檐共3层,为建筑式中少见。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将庙宇改为小学,原称国民三小,后称普渡寺小学,后又改称南池子小学。

2013年来到北京就开始慢慢记录北京变迁了,前些年只是对前门地区进行过全面记录,

而我知道我们对北京的记录太晚太晚了,但还是走起来行动吧。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发起人:高松拍摄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山流水之父: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