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2013-04-13 18:18:49)
标签:

南京记忆

民国建筑

高松拍摄

各国使馆

老房子

分类: 南京城市记忆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南京使馆系之2)【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高松拍摄】

[美国大使馆]

    美国大使馆馆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33号(原西康路18号)。

这里曾是汪伪国民政府主席、大汉奸汪精卫的官邸,建于民国34-35年(1945-1946)。抗日战争胜利后,
作为逆产被没收。美国大使馆由上海路82号和南东瓜市1号(原上海路84号),迁至该处。

    该建筑占地约4237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20平方米,建有砖木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楼房5幢115间,西
式平房22幢96间,旧式平房1幢4间,简易房7幢10间,共计225间。其中,3幢楼房为公寓式建筑,高两层,
另有地下室一层。楼房正立面中部为门廊、阳台、四面坡屋顶,屋脊两侧及背后竖有用来取暖的壁炉烟囱。
房屋平面呈“凹”字形,底层正面和侧面为起居通廊,中部为客厅和办公室,后部为厨房、餐厅、卧室、
盥洗间,均布置在楼上,地下室为锅炉房及贮藏室。平房建在每幢大楼后面,是随从人员及仆役的住所,
每幢建筑面积96平方米,砖木结构,灰板条天花板,普通木地板。整个建筑豪华、气派,具有西方现代派
国际流行建筑风格。

    民国17年(1928),美国政府就与中华民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民国25年(1936)9月,美国政
府任命詹森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民国35年(1946)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接替詹森。

    1992年,该建筑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江苏省级机关招待所、江苏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使用。

本文引用了网上搜索资料,在这里对探索研究南京历史的同道表示深深敬意!
让我们一起珍藏好这些在身边渐渐消失的记忆!

感谢【高山流水(中国城市记忆)文化保护基金】的支持!

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

《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是用行动为笔、时间为纸、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
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
爱这个城市!让我们行动吧!

                                     --------高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