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友
读书与旅行,于我来看,是最有乐趣的两件事,不能远足,便于书中探赏人生百态。
整个春天至今,接连读三本人物传记:厚夫的《路遥传》,林语堂的《我这一生》,丰一吟的《我的父亲丰子恺》。周末去新华书店,在极不显眼的角落发现了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薄薄的一本小书,却给我带来不小的惊喜。
细看这几本书中的传主,再回顾这些年读过的书,发现自己喜欢读的多是文学艺术之类的。时至今日,看清自个儿既成不了文学家,也当不了艺术家,只能当个孩子王,于是乎对他们的传记生出极大的兴趣来,也缘于他们的身上都具有我欣赏的特质和才情。
对路遥充满好奇,源于他的《平凡的世界》、《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作品。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前后看了两遍,根据这部小说拍摄的电视剧,旧版和新版的都一一看过。出身于社会最底层、不向命运屈服的孙少平这一形象,在一段时期,对我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一直把孙少平的原型想象成作者本人,从《路遥传》中才了解到,孙少平的原型其实是作者的亲弟弟王天乐。可惜天妒英才,这位“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伟大作家,四十二岁,便与他挚爱的黄土地化为一体。我与先生有个约定,等女儿考上大学,我们一定要去路遥的故乡陕西,住窑洞,瞻仰路遥纪念馆,以此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
林语堂的作品我读的极少,除了《苏东坡传》,还有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红牡丹》(很久以后才知道小说原创是林语堂)。家中新近收藏林的作品《京华烟云》,只待选个合适的心境一睹为快。我尤为欣赏林作品中那种闲适、幽默的笔调,以及他对道家文化哲学的推崇。
去年读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传记,认为他就是天地间一超绝之人。丰子恺是弘一法师的弟子,一路追随恩师,他们身上共有的那种佛性和禅境,让我感到圣洁、神秘。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文风朴真自然,是我喜欢的格调。“子凯漫画”取材于现实生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推动了中国漫画的普及。家有女儿爱漫画,所以丰子恺的这本传记,我读得最细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