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一纤未定名长篇小说的阅读感受
——在“延安小说创作促进会”上的发言提纲
(2014年11月9日)
厚 夫
张一纤是富县作家,富县出了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李建军,作家高鸿、袁茂林,以及张一纤。有这四个人,富县的文化与文学就不容小觑。前三位均离开富县,在京城、省城与市上发展,而张一纤是位留守者,他坚守着富县的文学之林。
张一纤早在2000年,曾在《延安文学》上刊发中篇小说《棋霸》。此小说以奇伟的想象征服许多读者。但这些年他沉潜了、沉寂了,一个作者要想写出来,就必须不断地下蛋,不断地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声音。在当今的文学生态场中,你想叫一嗓子就让文坛关注你,基本上是做梦。侯波坚持了近三十年,才终于为全国所关注。这对众多基层作者来说,这就是明证。好在张一纤在沉潜多年后终于写起长篇来。这下子“咕咚”一声,冒出个长篇来。
张一纤的这部长篇小说想像奇伟,结构奇特。故事在“幻梦”、“传奇”与“懵懂”之间跳跃与穿梭,小说的结构形式上颇为新颖。由“百年”、“几十年”到“现在”构成了“三维空间”的写法。我曾见“二维空间”——即历史与现实的创作—如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过去时与现在时)、高建群《遥远的白房子》(现在时与过去时之间转换),但是“三维空间”的场景设置似乎还未曾见到过。
张一纤的这部长篇的创作手法不是延安作者所普遍采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而是现代主义的手法,在此小说中作者写的最多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作者设置了“人神与亡灵共居的栖凤原”,来展开一个介乎于陕北与关中之间特定地域文化版图上的家族与传奇历史的变迁。“幻梦”的魔幻;“传奇”的“历史与魔幻”;懵懂的“现实的生活情欲与日常的家庭生活”。这部小说我尚未读完,但就目前的阅读后的感觉而言,它是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运用陌生化技巧创作得最成功的陕北题材的小说。因此,用传统现实主义经验来认读,是不准确的。
我的感觉,张一纤的小说经验来自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来自于他的中国弟子张炜的《古船》与阿来《尘埃落定》。
多年来,除了杰出的如路遥、高建群等作家之外,延安的多位长篇小说作者,基本上是处于“自产自销”、“自我陶醉”的状态。一些作者动辄言“《平凡的世界》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作广告词可以,但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短处。
这篇小说的不足仍是结构问题。障碍太多,迷宫重重,读者进入小说太难。读者很少像我这样专业的读者一样有耐心的阅读。
另外一点,是这部小说的时空场景转换上有些生硬与人为的夹生。因为硬,机智不够灵性不足。这需要下点功夫来解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