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陕北的那些事儿-298:重聚在陕北-10

标签:
转载 |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喧闹了一天的清平湾暂时沉静了下来,人们在补充能量,准备晚上的转灯和闹红火~
俺路过原医疗站的窑洞时,发现一孔窑洞里挤满了老乡……
老乡们争先恐后地让孙立哲看病,有人说,就是让他摸上一摸,病就减轻不少啦,真乃神医也
孙立哲为老乡看病的视频:
http://my.tv.sohu.com/us/1122120/75860295.shtml
在村委会院子里,已经摆好了迎接邻村秧歌队的礼台。
老书记高凤刘迎来了邻村的秧歌队
大家在院子了扭起了秧歌
少瑞爬到窑顶上拍到了村委会院子里扭秧歌的热闹场面
剪纸大师高凤莲(左)、油画家靳之林(中)和延安文化人曹伯植(右)在观看秧歌
关庄镇的张书记一天都在关家庄坐镇指挥,晚上仍然在这里迎接邻村的秧歌队,据说先后有关庄、贺家庄、打则坪、齐家坪和高家塔等村的秧歌队来到了村里。左起:关庄镇张书记、孙少瑞、李小平。
老乡带着小童一起看闹红火
迎来的邻村秧歌队在村委会里休息,据说,要在迎接完所有的秧歌队后,才能开始转灯。
曹伯植在窑洞里给孙立哲和靳之林演唱陕北情歌——酸曲
曹老师唱酸曲视频:
http://my.tv.sohu.com/us/1122120/75858244.shtml
窑洞里挤满了老少粉丝,有的粉丝还爬到天窗上拍起了视频
还有在天窗上拍照的
院子里还在扭秧歌,本地知青杨润梅(左)在教海外归来的朱书记(拿伞的)扭秧歌。
马延青(拿伞者)是知青的后代,从小生长在大城市,还没有见过陕北闹红火的场面呢。
本地知青刘凤娥(左)、老蒲(中)和马力(右)一起扭了起来。
熊队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扭秧歌的行列~
孙少瑞的婆姨纪红(持绿扇者)、小雁(打伞者)与老乡们扭上了秧歌
还有为靳老扛椅子的粉丝在后面随行
灯场里还没点灯,据说要在迎接完秧歌队,拜庙拜河神后才能点灯,但是,有些老乡迫不及待地进去转了起来。这种不点灯进去转的,当地称为“转黑灯”,据说多为想要孩子的妇女所为
~
灯场点亮了,犹如八卦阵图。
老乡们鱼贯而入,很是红火~
鞭炮声、锣鼓声和人们的喧闹声混成一片,这就是陕北的闹红火!
靳之林、曹伯植和孙立哲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一起加入了闹红火的行列。靳老十分激动,他说,真没有想到关家庄的转灯组织得这么好,太壮观啦!他说自己也组织过转灯活动,深知组织活动背后的艰辛。俺告诉他,从决定扎灯场和练秧歌仅仅用了三天时间。靳老惊叹,太不可思议啦!
曾在安塞插队的老插耿铁群特赋诗一首:
《秋回关家庄有感》
秧歌锣鼓闹喧天,
爆竹焰花震耳聋,
出庄五里人如织,
千人盛情迎立哲。
四十年前犹疑梦,
插队落户关家庄,
缺医少药乡民苦,
青春少壮敢担当。
科学钻研医疗术,
披星戴月看病忙,
救死扶伤八乡走,
神医声名四处扬。
乡亲知青情谊重,
油糕米酒尽客尝,
合作医疗百姓赞,
同歌一曲泪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