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

(2007-11-08 22:01:10)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随笔

  我这里贴一组“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文章,系为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延安黄土风情系列”所写。该节目在CCTV—4频道2004年10月6日至13日连续播出。

 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

 

之一:陕北民歌

 

  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 陕北人爱唱歌,尤其是爱唱民歌。似乎不唱歌,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祖祖辈辈以来,人们吃饭喝酒时唱歌,休息睡觉时唱歌,行道赶脚时唱歌,疗疾医病时唱歌,结婚联姻时唱歌,卜宅祈福时唱歌,乞雨乞风时唱歌,安葬逝者时唱歌,求女求儿时唱歌……整个陕北,就是一个陕北民歌的海洋。歌声弥漫山川田野,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陕北有句俗语,“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歌子”。正如古人所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陕北,不论表现喜、怒、哀、乐哪种情感,都是有歌有曲的。陕北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易于流传。

   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情歌是陕北民歌中最精华的部分。情歌的数量在陕北民歌中占了压倒多数的篇幅,艺术质量有许多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陕北人种俊美,素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美誉。情歌中对爱情的歌唱,是以叙事体取胜的,脍炙人口的《兰花花》、《三十里铺》、《五哥放羊》、《迎春揽工》等等,叙事都有头有尾,就连爱情中曾出现的波折,也交代的很详细。

   从体裁上来说,陕北民歌种类很多,有山歌、劳动歌曲、小调、秧歌、风俗歌等形式。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体裁。由于“信天游”声名远播的原因,人们一提到陕北民歌,自然会想起“信天游”。“信天游”,也叫“山曲儿”、“顺天游”。顾名思义,顺天而游,自然是民歌手们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唱出来的。唱给大自然听,让它随风游走。信天游在创作方法上,多用比喻的手法,基本格式多是两句结构7字句。也有长短不齐的8字、9字、10字。它节奏自由,音域宽广,高亢奔放,成为陕北民歌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李季创作的著名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就是用信天游的格式写成的;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也是模仿信天游的典范。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

   “东山里的糜子西山里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陕北民歌以其博大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自由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精妙的语言,在中国艺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留下了灿烂的一章。

 

之二:陕北说书

 

   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 陕北说书是陕北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深受陕北人民的喜爱。

    陕北说书最适宜田间地头、庭院炕头上演出,听众多少均可。说书艺人一般为一个人,怀抱三弦或琵琶,脚绑耍板,手腕上绑有“蚂蚱蚱”(即用竹片做成枣核形式串在一起的表演工具),手弹三弦脚打板,既可边说边唱,也可边唱边说。

陕北说书的源头,据考证是与宋元话本和流传民间的“莲花落”有关。陕北农村,把说书称作“说古朝”或“说《西游》”。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陕北说书借用了宋元话本以及其它演义小说的故事,采用了莲花落的形式,再加上三弦或琵琶的弹奏,发展成为今天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

    陕北说书书词的曲调很多。除了由艺人们特有的开场白或特定的唱词外,几乎不加任何限制,可以由说书艺人自由发挥。好的民间艺人在唱词中大量引用陕北民歌、陕北道情、陕北秧歌剧,甚至秦腔、眉户、晋剧、蒲剧等曲调,说得上是集各种唱腔于一炉,加以冶炼,然后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唱词。

    陕北传统的说书艺人,基本上是盲人或半盲人,为了养家糊口,身背三弦或琵琶,手持木棍,走村串户招揽生意。他们说书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演义、公案传奇、忠臣孝子、农民起义、男情女爱等。他们的社会身份极低,往往被人们瞧不起。

   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 陕北说书真正获得新生,是“陕甘宁边区”时期。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陕北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成为文艺工作者宣传和介绍的对象。如陕北说书大师韩起祥就是这个时代涌现出的佼佼者,他是“解放区民间说唱艺人的一面旗帜”。韩起祥不仅说新书,而且大胆改革说书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说唱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陕北说书已不再是盲人借以谋生的一种手段了,它成为真正的民间艺术。现在陕北说书的形式由单人说唱走向多人对说,由坐场说书改为走场说书,由撂地摊搬上舞台,由盲人说书走向明眼人、专门的艺术工作者说书。陕北说书的乐器也不再是单一的三弦、琵琶、梆子和耍板,还可以配上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的说唱艺术。徜徉在陕北的文化中(之一、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