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过饰非的孔子

(2014-04-09 15:24:11)
标签:

孔子、陈司败、文过饰

、三讳

分类: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
                                文过饰非的孔子

     孔子去齐国求官过程中,遇到陈国国君后裔陈司败,陈司败问他:“鲁昭公懂不懂周礼?”孔子毫不犹豫地答道:“懂得周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向孔子学生巫马期作揖,请他到跟前说道:“我听说君子不结党,难道君子也接党吗?你们的国君鲁昭公迎娶吴国的同姓女子为妻,称为吴孟子。鲁昭公懂得周礼还是不懂得周礼?(按照周礼,同姓不婚)” 

    回去见到孔子后,巫马期据实相告。孔子说:“我很幸运,若有过错,人必知道。” 

    鲁昭公迎娶同姓女子吴孟子为妻,在皇权高于一切的时代,这是鲁国的大事,妇孺皆知,孔子不会不知道。精通周礼,强调克己复礼的孔子,更知道这是对周礼的亵渎。在孔子眼里,这是孰可忍孰不可忍的混账事。然而因为鲁昭公是君,是尊者,所以要蓄意隐瞒。被陈司败不留情面的揭破,并指斥孔子结党营私。孔子已很难为说谎找到辩护的理由,更不愿老老实实地承认说谎,却反客为主,王顾左右而言他,竟然洋洋得意地说道:“我很幸运呀,若有过错,人必知道。”

    世人知道归世人知道,孔子却抱着“诚恳接受,坚决不改”的态度。之后到楚国求官,遇到楚国的封疆大吏叶公,叶公说,楚国一儿子举报父亲偷盗别人的羊,楚人认为这是诚实直率。进而问孔子:是这样吗?孔子一方面不敢得罪叶公,他希冀叶公向楚王引荐;他又是怀抱对君王隐恶扬善的理论四处跑官求官,这理论最对君王胃口,所以要投其所好,极力宣扬。听了叶公一番话,他一方面肯定楚人的是非观,认为儿子检举父亲的偷盗行为是对的;另一方面又强调:“在我们那里,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这才是诚实直率。”在这里,孔子赤裸裸宣扬对上要隐恶扬善的“三讳”学说,并将它同不讲情面的予以揭露混为一谈。

    由此可见,孔子文过饰非的本领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修养算是到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