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童贞8-9岁孩子课堂课后记
一次在给四年级一个班的孩子讲完《男孩女孩不一样》和《我从哪里来》后,孩子们开始给父母做感恩卡,我在教室里观察孩子们,这时一个男孩指着他的同桌说:“老师,他哭了。”我走过去低声说:“怎么啦?”男孩接着说:“他说他感动的哭了。”我点点头说:“哦,好的”。男孩接着说:“我也想哭。”这时候邻桌的一个男孩有点害羞的说:“我也感动的有点想哭。”我看着他们轻声说:“想哭可以哭的。”我没告诉他们,我经常讲完《我从哪里来》这堂课的时候都想哭。
这些孩子,也许跟我一样,从小被家人教育要爱父母、感谢父母生养之恩;等到上了小学,老师教育他们要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祖国、爱社会,博爱天下;却从来没有人对他们说过要爱自己。这些孩子也许经常听爸爸妈妈说养育孩子的辛苦和付出,经常被要求对父母的辛苦付出、老师的工作心怀感激,却从来没有人对他们说过你带来了快乐和幸福。然而,这样的苦难教育、感恩教育在孩子心里留下的印痕是:我的存在为父母、老师和社会都增添了麻烦,父母、老师、社会的养育和爱是可以随时拿走的赏赐,随时我都可能失去。他们不知道自己带给父母多少幸福和快乐,不知道是有了一个一个生命的诞生才有了人类种族的延续。然而善解童贞的孩子课堂会告诉孩子:你很好,你因爱而来,你的到来是被期待的。当孩子看到自己生命的美好,才有能力看到世界的美好,才会感谢父母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
在《我从哪里来》的课堂里,我们从爱情讲起,告诉他们父母相爱结婚,然后决定生下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来源于爱,是因为有了夫妻之爱,是为了传承父母之爱,才会有孩子,他们的诞生都是在父母的期待中的。有的孩子会问有的父母现在不相爱了,甚至离婚了,那是为什么呢?我会告诉孩子父母现在不相爱、甚至离婚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起后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好,破坏了他们的感情,这和孩子没有关系。让孩子们懂得在生命之初,每个生命都是源于爱的,都是被期待的,当孩子们看到这一点,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认可需要才得到了满足。这是每个生命都渴望的,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在课堂里都会想哭的原因之一。
课堂里孩子们还能看到微型摄像头拍摄到的上亿个精子奋力游弋的画面,当我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是五亿个精子中最优秀、最强壮、跑得最快的那个精子所成就的生命,他们对自己生命本身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要经历很多的挫折,如果父母、老师没有接纳他们生命本来的样子或者不懂得科学的爱和养育,给与孩子太多“你不好”的心理印痕,孩子的内心很受伤,很渴望得到认可和肯定,当他们了解到自己在生命诞生那一刻就已经足够好,他们的内心是幸福和满足的,这也是他们在课堂里会哭的原因。
我和孩子们在课堂里想哭,甚至有的孩子真的哭了,只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爱,对自己生命的爱。
学会爱是人生的重要课程,我们希望把它教给孩子,但是一个人学会爱的顺序应该是经由爱自己到学会爱他人、再到爱我们的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人类呢,还是一个人可以觉得我自己不可爱但是他人都是可爱的、人类是可爱的呢?我想这一点值得所有的父母和教育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