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转载]性健康教育≠防性侵教育 [转载]性健康教育≠防性侵教育](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首界儿童性健康教育国际研讨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儿童的性健康教育才刚刚开始。两天的会议,收获颇多,但收获最大的是知道了性健康教育不等于防性侵教育。
在幼儿及儿童受到性侵比较多的当今社会,很多学校、幼儿园及机构把性教育提上了日程。大家纷纷提倡应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而有些部门竟然下令在48小时内紧急出台性教育的课程及内容,这恐怕不是压力所能够出来的,也不是在热点的时间内所出来的。之所以有些人把性教育这么急迫地提出来在短时间内出台相关课程及内容,无非是认为性教育就是防性侵教育罢了。
防性侵教育,仅仅是性教育的一部分,而性健康教育更多的涵盖了家庭教育,孩子人格的完善,性价值观的引领及建构,能否为孩子未来的婚姻、家庭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性健康教育突出的是教育,而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如何不被性侵害那么简单了。
在研讨会上,很多专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陈一筠教授在看到很多无爱的性,无爱的同居,无爱的结婚,无爱的生育的时候,想到了我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恋情、婚前这一段没有走好,埋下了隐患终于祸及到恋爱、择偶、婚姻甚至子女。所以她建议学校和老师不要给青春期的孩子戴三个帽子:逆反,心理疾病,早恋。这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孩子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如何更好的引领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如何让孩子在青春期内清楚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如何以轻松的心态接纳自己的青春期,如何面对网络上随意跳出来的色情信息、色情图片及动图,如何识别色情与艺术,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等等。
单志艳老师说“性和爱是结合的,如果性不和美好的情感结合起来,成年之后反而会乱性,不珍惜。”同时她提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童年时期,父母教育恰恰是遮遮掩掩不谈,小时候可能有性幻想或者青春期自己的表现,他不能去表现,所以压抑的结果是最后得精神心理疾病。”由此看来,儿童的性健康教育对一个人及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影响有多么的重大。与其等孩子长大以后因儿童期的性压抑患上精神心理疾病,因儿童的性教育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完善,因儿童的性价值观影响到孩子的家庭幸福,何不在儿童时期就对孩子进行有品质的性健康教育,让孩子懂得科学的性知识,让孩子从小建构健康的性价值观,让孩子学会欣赏性的艺术美。
善解童贞是胡萍老师经过十六的研究
创立的儿童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品牌。“善”,是指理解孩子性发展的科学规律,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解”,是指用科学的精神来进行专业的解读。“童贞”是指孩子的性。
“善解童贞”则是用爱来解读孩子的性。我们只有科学的解读了孩子的行为,才能够去支持孩子的发展,才能够真正关怀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够真正达到家庭的幸福。真正性纯洁的孩子是懂得科学的性知识,懂得生命的来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如果一个孩子对性,对生命的来源,对自我保护一无所知,那不是性纯洁,是性无知。
性健康教育是性别的教育,是爱与生命的教育,是情感与责任的教育,是道德与法制的教育。这才是性教育的根本。
![[转载]性健康教育≠防性侵教育 [转载]性健康教育≠防性侵教育](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