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性教材之争(6):教材违背了教育部《纲要》要求
标签:
胡萍老师性教育教育 |
分类: 杂谈 |
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的小学生性教材,是否是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12月1日发布)呢?我是一个较真的人,于是,查找到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认真研读,对照这套教材,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说明,这套教材并非像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所表白的那样,甚至在一些内容上违背了纲要的指导。
见图: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对媒体和大众的回应
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每个阶段中都包含了五个领域的教育内容,这五个领域内容是: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在“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这一内容中,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水平一(小学1-2年级):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水平二(小学3-4年级):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初步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学会保护自己。
水平三(5-6年级):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变声期的保健知识;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的意义。
水平四(初中阶段):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痤疮发生的原因、预防方法;月经期间的卫生保健常识,痛经的症状及处理;选择和佩戴适宜的胸罩的知识。
在水平四的疾病预防内容中,《纲要》指出了:乙型脑炎的预防;疥疮的预防;肺结核病的预防;肝炎的预防(包括甲型肝炎、乙(丙)型肝炎等);不歧视乙肝病人及感染者;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学会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吸毒与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患者。
水平五(高中阶段):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青春期常见的发育异常,发现不正常要及时就医;婚前性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婚前性行为。
在水平五的疾病预防内容中,纲要指出: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危害;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潜伏期;无偿献血知识;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患者。
下面,我们来对照一下北师大小学生性教材有哪些内容是违背了《纲要》要求的。
1.《纲要》要求在小学1-2年级,让孩子懂得生命孕育,知道“我从哪里来”,但《纲要》并没有要求要给孩子讲解具体的性交细节,因为性交细节是超出6-7岁孩子认知的内容,这一点,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违背了《纲要》精神。
2.《纲要》指出在5-6年级为孩子讲解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月经和遗精,北师大小学生性教材把这些内容放到了这套教材的三年级下册,这是违背《纲要》要求的。
3. 《纲要》中没有提出要为学生讲解性病,而北师大小学生性教材四年级下册中讲解性病,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不遵守《纲要》要求,为9岁孩子讲解性病,这是不合适的。
4. 《纲要》在3-4年级的教育内容要求中,并没有“青春期性幻想和性梦”的内容讲解要求,而教材在四年级下册中出现了这个内容,这是违背《纲要》精神的,也是不遵循儿童性心理发展的。
5.《纲要》要求,要在初中和高中为孩子们讲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内容,而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把这个内容提前到了小学五年级下期,违背《纲要》精神。
6.《纲要》中并未要求对小学生讲解同性恋知识,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却将同性恋知识放在了小学五年级下册,为11岁孩子讲解同性恋。这是违背《纲要》精神的。
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是遵循我国儿童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而制定的,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在《纲要》中有每个年龄阶段“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教育内容的详细要求,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没有按照《纲要》要求编写教材,却在对大众和媒体的回应中说是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编写,让大众误认为这套教材是科学的、专业的、得到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严重误导了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
未完待续
欢迎大家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不要设置原创,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