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熊芬:遇见胡萍,遇见那个对的人
(2016-07-28 10:07:46)
标签:
转载 |
分类: 善解童贞讲师信息 |
回想自己与胡萍老师、与善解童贞的结缘,我想,用张爱玲的那段话是再合适不过的——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在7月份刚刚结束的善解童贞首期父母课堂讲师培训的第一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过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受——做“四期学员”真地好幸福!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在我自己刚刚好的时间,恰巧也在善解童贞刚刚好的时间,我们遇见了彼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是去年(2015年)10-12月份参加的善解童贞第四期孩子课堂讲师培训。而在正式下定决心参加这第四期的学习之前,早在去年年初我就从第二期培训开始关注善解童贞。
那是我自打生孩子离开职场后成为全职妈妈的第三个年头。此前的三年里,我充分享受着育儿带给我的各种酸甜苦辣以及内在的自我成长。也正是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独自陪伴孩子成长的三年里,一颗幼小的种子开始在我心里萌芽、生根。我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知道,我到底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过往三十年的人生中,我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试错,在走过一些路,看过一些风景后,我确切地知道,什么是我不喜欢的,什么是我不擅长的,什么样的生活是我不想要的,但我不知道我到底能做什么,才能过我想要的生活,才能把我的生命展现得淋漓尽致,才不枉此生。
我一直在找寻自己……
直到因为有了孩子,我开始接触各种新兴的科学的育儿理念,接触一种全新的教育。我发现很多年前的那个埋藏心底的声音突然就出来了。
遥想大概在我读小学低段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走在路上,我挽着妈妈的手,朦朦胧胧地跟她诉说我的心事,我想学好英语将来当一名翻译官,如果我实在当不了翻译官,我想去当老师!
长大后,其实也渐渐地淡忘了这两件事。后来,我大学里学的是世界经济和国际法。
直到读大二的那年暑假,在一个校外的英语沙龙上,和几个不相识的大学生朋友聊天,突然有人用英语问我,“如果你现在拥有一百万,你想拿它来做什么?”我当时毫无准备,几乎不假思索,立即脱口而出一段流利的英文,“我想把这一百万拿来做教育,我觉得只有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要强大,教育比任何一个行业都重要……”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哪里来的那份真诚和坦率,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情不自禁地为我鼓起掌来。
进入大四伊始,那是2002年的秋季学期,我放弃了大三就开始准备的出国攻读心理学研究生的计划,很快就拿到一份还算体面的去广东工作的邀请,但我清楚地知道这份工作与我的专业并没有太多直接的交集。我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在说,我想在未来跟社会多一些接触,多一些阅历之后,做一个跟现在的学院派教授不太一样的教育。但那个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也还没想清楚。
在南下广东深圳工作了几年后,一次偶然的公司培训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培训讲师这一类人,至此,心底那个声音再次冒出来,对,我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要成为这样的人。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是2007年,但我依然不知道我如何才能走向这条路。
此后的五年里,我依然像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不停地换行业、换领域、换环境。每一次的尝试,都在寻求一种新的可能,虽然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全然跟随自己内心的指引,也都拼尽了自己全部的身心,但始终都找不到能让自己如鱼得水的方向。
算了吧,暂时就专心带孩子吧,方向再慢慢找,事业再慢慢做,钱再慢慢挣。在我看来,我的任何事情,哪怕天大的事情,都不如孩子的头三年、头六年来得重要。所以,我心无旁骛一心做好我眼前最重要的全职妈妈的工作。我常常跟人谈及,全身心陪伴孩子的这三年里,我的内在成长抵得上我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成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甚至可能还要来得大。
褚时健说,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很庆幸生逢这个最好的年代,各种新兴的育儿理念层出不穷、碰撞出各种火花。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李跃儿的芭学园,正面管教(PD)、父母效能训练(PET),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还有张德芬、武志红、李雪、曾奇峰、李子勋……还有来自国外的各类心理学、家庭教育门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不热闹!
唯独,我选择了胡萍,选择了善解童贞!
为什么我会选择跟随胡萍老师学习善解童贞呢?
首先,我是因为看了一期、二期孩子课堂讲师写的博文,才了解到胡萍老师的培训是什么风格,对讲师的要求又是如何的严苛、认真以至被很多讲师描述为“魔鬼式的培训”,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不无“自恋”地说,可能我也属于这一类严谨、严格、以至认真到有点较真的人,所以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请允许我再“自恋”一回,正因为难度高、有挑战,才能突显我和别人的不同嘛!如果人人都能做,那我和别人有什么分别呢?所以说,从一开始,我就是冲着胡萍老师高标准、严要求的风格去的。
我参加过的社会上的培训很少,但是我曾经长时间的跟随不同的专业老师学习过国标拉丁舞、钢琴等艺术类的课程。我深知,什么样的老师才为好老师,什么样的好老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艺术尤其是要追求完美的,如果在我学舞蹈、学钢琴的过程中,我的老师从来不纠正我的错误或者放过我哪怕一丁点的不规范动作,我可能永远就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就这样一直错下去,直到有一天有人指出你错了,可是我已经在错的路上走得太久,我的肌肉已经形成错误的记忆模式,这个时候再来纠正,要比一张白纸从零开始学,难度大上不止百倍。
所以,我很清楚,我不是那种需要找个老师不断地夸我“你很好”“你很棒”,然后才能从中找回一点自信和鼓励的人,我要找的老师,就是要对我严格要求的老师,不仅如此,还能不断地提醒我,你的问题在哪里,我需要这样引领我的导师。
而在我“四期孩子课堂”以及“首期父母课堂”讲师培训的两次经历中,我一次又一次地确定,胡萍老师就是我要找的那个能不断引领我前行的人。
胡萍老师说,她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敢讲真话。对我来说,一个敢对你说真话、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问题所在、而且是真心诚意地帮助你成长的老师,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佛说,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我的前世是积攒了多少年的回眸,才换得今生与老师的相遇相识啊!所以,真地很感恩,很珍惜,能遇见胡萍老师。
其次,胡萍老师就是善解童贞课程的品质保证。
我最早结缘胡萍老师,就是在百度上偶然地搜索到胡萍老师谈电影讲教育理念的文章,觉得这个人对教育的看法不拘一格,于是,我记住了胡萍这个名字,开始关注她的博客以及胡萍工作室的网站。后来也听过胡萍老师的几场《电影赏析》课,还听过数场微课,包括参加的讲师培训,在我看来,胡萍老师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华丽丽的、实打实的硬货、干货。作为大学时代“不是在听讲座、就是走在去听讲座的路上”的人,我敢拍着胸脯说,“胡萍”两个字就是课程品质的保证,这是我的亲身体会,绝不是一句恭维话。
作为已讲过十多期孩子课堂的讲师,对于善解童贞孩子课堂的精妙设计,我是深有体悟的。标准课件中的每一张PPT,张张都是浓缩的精华。一堂课40-50分钟的标准课件讲稿,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句句都是字斟句酌的精华。
所以,这样的高品质课程,所到之处,受到家长、孩子们的欢迎和正面的评价实在不足为怪!
而我们讲师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这样的高起点起步,节省了多少年的时间和弯路,不仅如此,还近距离地跟随中国儿童性教育领域第一流的专家,学习她成功的方法和做人治学的态度,除此捷径,我想,别无他法可以帮助我最快速地抵达梦想的彼岸。
最后,善解童贞是关于“科学规律”的,而且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
在反复通读过《善解童贞》系列书籍之后,我和很多人拥有同样的感受,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震撼”。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领域,能填补我们当前教育领域的空白,而且又是如此地重要。
在比较思考过儿童教育中我能接触到的各个细分领域之后,我发现只有“善解童贞”与“捕捉儿童敏感期”是研究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的,而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大自然安排好的,是没有争议的科学。这就是我选择学习儿童教育中的科学规律的原因。
而善解童贞又有一套完善的体系,有理论体系,有涵盖了0-18岁孩子整个成长的课程体系,也有讲师进阶的培养体系。我不选它,选谁呢?
有时候我简直都“自恋”爆棚,感觉自己就是为善解童贞而生。那些什么“到底该不该背课件”,什么“背诵到让人崩溃”的几万字的讲稿,什么“魔鬼式的考核”,什么一字一句的精准啦,还有如何理解那些“晦涩”的理论,我可以再“自恋”一回吗?“那些根本都不叫事儿!”
但我也必须承认,我也有我的焦虑。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自己需要提升和改善的地方在哪里,自己短期内达不到的地方在哪里,这可能是我的焦虑。就像善解童贞允许每一位讲师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一样,我也会尽力去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做不到。
很庆幸自己在对的时间,跟着对的人,做着对的事。
2016年7月27日熊芬于酷热难耐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