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7月,我完成了〈善解童贞6-9岁孩子课堂〉讲师的培训回到南京,以实习讲师的身份开始为6-9岁的孩子们上〈善解童贞6-9岁孩子课堂〉的课程。到2016年的2月,我陆续讲了18节善解童贞6-9岁孩子课堂的课,现在回想起自己上课的情形,心里有很多特别多的感受要写下来。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个工程师,在工作里很少和人打交到,每天和工程数据交谈。做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的经历是零。而且走上讲台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关于小鸡鸡和乳房这样的话题,我是没有自信的。但是这个6个月的上课,让我越来越喜欢和孩子们讨论这个话题。课程里面孩子们的提问,非常的可爱,特别的真实,我看到了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我也能感受到,我的课程解决他们的疑惑的时候,孩子们的笑容。我越来越喜欢上课,也越来越享受上课给我带来的美好感受。
记得去年的8月,我第一次上6-7岁的孩子课堂的情形。上课前,我有2晚失眠,睡不着,觉得压力非常大,很担心自己上课讲不好。把自己上课要讲的课件内容,用手机录了一遍又一遍,自己反复听自己的课,不下30遍。但是就这样,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还是在自己的课件上,非常担心自己漏了知识点。所以,上课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状态,我讲每一页的ppt的时候,孩子会在中间提问,我只能和孩子说,稍等一下老师回答,先按照课件把这页ppt的内容全部讲完,才再回答孩子的问题。生怕孩子的提问打断了我的思路,把课件漏了。而且很担心孩子讨论的时间占用了上课时间,这样50分钟之内完成不了课程。孩子们的上课纪律很差,我用了很多次的孔雀手势也不能把课堂平静下来。没办法,只好自己继续讲下去。有几次孩子们上课的吵闹声比我上课的声音还大,几乎把我淹没在孩子中。上课结束后,有个家长对我说,你的课内容很好,但是上课纪律太差了。我当时真的觉得特别的不好意思。回家的路上,自己感到特别的沮丧。难道我真的不能把课上好吗?我真的没有上善解童贞孩子课堂的能力吗?我选择做善解童贞讲师的决定是错误的吗?我满脑子都是对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回家以后,我反复的看自己上课的录像的视频,找到自己不够自信的原因,当我看到第2遍自己上课的状态的时候,我知道问题了,因为紧张,还有对课件的熟悉程度还不够,不是心里有底的状态,所以很怕孩子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不上来,就在课堂上呈现出没有信心,讲话的声音和力度都不够,上课和孩子眼神的交流没有力。这个时候,我们讲师团的战友们,总结了厚厚的一本,各位讲师的上课过程里面遇到过孩子提问的问题,和应对的回答,这真是太好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宝藏,把其他讲师课堂上都遇到过的孩子的问题都看完,我觉得心里有了底气。我自己总结,因为我上课的经验不够,课堂上没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链接,孩子提问的时候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的响应,所以不能信任老师。我也没有控制课堂的技巧,纪律很差。如果我能够在这些方面改进,我就应该能把6-9岁的孩子课堂的课上好。后面几节课,我提醒自己的上课的语气坚定,要和孩子们的眼神的交流,让自己和孩子连接起来。
当我开始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们身上。我才发现孩子们思路特别的开阔,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时候会觉得问题太可爱了,自己根本答不上来。记得有一节6-7岁的课里面,说了进爸爸妈妈房间,或者其他人的房间要敲门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激烈的讨论,有孩子说爸爸妈妈房间门开着要敲门吗?妈妈办公室门开着,但是其他阿姨进来也是要敲门的,我告诉孩子们,如果房间门开着,你敲门是提醒房间的人你要进来,这是有礼貌的做法。然后有孩子问如果没有门,还要敲门吗?我要自己带个门铃进入没门的房间吗?我告诉孩子们如果房间没有门就不需要敲门,自己带门铃是非常好的习惯,可以提醒别人,你来这个房间了。孩子们会把问题提的很远,我就要慢慢的把他们的思路拉回课堂里思考。还有一次,上6-7岁的课程的时候,有7岁的孩子,他的知识面很广,也是爱思考的孩子。他对我把女孩子的乳房称为“小奶奶”提出了意见,这是南京当地对乳房的方言。但是这个孩子对我说,这和家里的奶奶(爸爸的妈妈)的称呼是混淆的。当时我立刻纠正了“小奶奶“的说法。以后上课也尽量用乳房这个词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方言不一定能够接受当地的。所以还是用比较标准的上课用词,会更有益孩子们接受。
大概就这样我上到第10次课的时候,我觉得对课件已经熟悉了,可以把上课的重心放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上了,把上课不能在50分钟里完成的压力放在一边。当我把全部的感受放在孩子们的身上的时候,课堂里的流动变得自然了,我上课的状态放松了,心态也就更平和,交流会更顺利。在课堂上孩子们也和我说真心话,有一次上课,有个孩子悄悄和我说,我妈妈在后排玩手机,不认真听课.我听完会心一下,我鼓励他说得对,他做的很好,上课听的很认真。上课的时候,说到应该用手把内裤洗干净,有孩子认真的告诉我,我妈妈用洗衣机洗内裤。我会告诉孩子,用手把内裤洗干净的理由。当我觉得自己心态平和了,就更能去了解孩子们的问题,知道孩子的问题到底是想问的什么。更加能了解孩子的需要。
慢慢的,我觉得上课越来越享受。让我享受到自己的成长,享受到孩子们的正能量。从家长和孩子眼睛里看到我上课的价值。记得胡老师说过:“和孩子在一起的人,会永远不老。”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善解童贞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