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剑桥生活之十四——经历风雨之后的淡定
(2013-12-02 11:35:02)
标签:
胡萍老师剑桥大学教育 |
分类: 记录儿子的成长 |
根儿在第二学年的选课中,选择了两门化学和药理学,一共三门功课。我曾经就读于医科大学,深知药理学的难度,根儿在第一学年选择的细胞学和生理学的课程,每周两篇论文让他异常艰难,现在,选择了药理学之后,他将会面临怎样的困难,这是我一直有些牵挂的。
自从根儿10月离开我们回到剑桥之后,我每周的周末几乎都在外地讲课,不方便与根儿在周末联系,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只有两次视频的机会,在上一周的视频里,我迫不及待地问根儿:“药理学感觉怎样啊?”根儿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妈妈,我现在才知道药理学是自然科学里最难学的学科,剑桥大学的一些学院里都不为学生提供这个学科的选择机会,因为太难了,很多学生学不好,影响学业成绩,所以,选择药理学的学生很少。”第一学年的生理学和细胞学大课,一起上课的学生有300人左右,我问根儿:“上药理学大课的学生有多少呢?”“我们只有50人左右,很少!”我还是关心他写论文的事情,问:“药理学每周有大论文吗?”“有啊”“你觉得难吗?”根儿很淡定:“难是难,不过也没什么,我能够搞定!”想到当初每周两篇大论文都快把根儿逼疯,甚至都有了退学的念头,我内心感概:“因为有了第一年的磨练,根儿才会有如此淡定的心境啊!”
根儿继续告诉我:“药理学有许多知识需要死记,这些是基础。”我知道他最害怕死记硬背,第一学年的生理学和细胞学也是需要很多死记,他对死记硬背的抵触并非他的记忆不行,而是他的内心不接受这样的方式,他曾经告诉我:“妈妈,不是我记不住,我就是不认同这种方式,不愿意记!”根儿为此异常痛苦,那个时候常常在视频里向我表达他对死记硬背的痛恨:“为什么一定要死记啊,这些东西在电脑里就可以查到的,老师就是要求我们记住,有什么作用啊!爱因斯坦说过,死记硬背太多,脑袋里就装不下新的东西了,剑桥的教学方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我的创造力、发散思维力如何得到体现□◎※#§▼……”那个阶段,我们每周都要视频,我与孟爸倾听他的烦恼,接纳他的感受,然后告诉他:“剑桥800年的历史沉淀,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定有其道理,你现在学习基础知识,有些就是要死记的,这些死记的知识,是建构你学业大厦的奠基石,没有这样的奠基石,你的想像力、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就没有附着之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问:“药理学要求死记的知识比较多,你受得了吗?”根儿还是淡然地告诉我们:“没有问题啊!”听到他的回答,看到他的淡定,我知道根儿终于战胜了自己!现在,我看到根儿经历了第一学年的洗礼,淡定自如的外表下面,已经锻造了一颗坚强的心。
在视频里,根儿高兴地告诉我们:“妈妈,我上了剑桥大学耶稣学院2013年的年鉴了!”他拿着一本年鉴在视频里给我们看:“我被评为2013年耶稣学院生物学科最优秀的学生,这个学科只评选一个学生哈!”我和孟爸很是有点激动,我对孟爸说:“根儿被载入了耶稣学院的‘史册’了!”然后对根儿说:“你第二学年要继续努力哈,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你的化学成绩很优秀的,明年再获得一个化学学科最优秀的学生,然后再进入2014年的学院年鉴啊!”根儿笑着说:“耶稣学院只评选生物和物理学科最优秀的学生,没有化学学科的。”我和孟爸鼓励他:“儿子,不管学院要不要评选,你都会是最优秀的学子!”
根儿进入第二学年之后,与我们的联系明显少了很多,度过了在剑桥上学的适应期,他已经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