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群众的收获

标签:
欠费普通群众民警康庄派出所内勤杂谈 |
分类: 警察文化 |
“您好,我是康庄派出所,请问您有事吗?”
“我刚刚接到一个说我电话欠费的电话,可我想来想去,不记得我有电话欠费情况,而我又拿不定主意,就向你们派出所打电话,请民警同志帮我出主意……”下午5时30分,在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工作的一个姓桑的女孩打来求助电话,从她说话的语气我感到她很着急。
“感谢您对我所的信任。您做得很对。当您接到陌生人打来的说您电话欠费、银行转帐一类的电话时,您一定要警惕,因为这类电话十有八九是电信诈骗……”
“谢谢您的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挂断电话时,我明显感到她的语气带着感激和轻松,我也舒了口气。
这是我今天接的第14个电话。这些电话大多数是辖区群众咨询如何迁移户口、身份证丢失如何补办、邻里发生纠纷报警,等等。对于这些电话,属于报警的我马上通知有关警组接处警;属于咨询的我能解答的就尽可能解答,不能解答的就与有关民警联系请他们解答,与民警联系不上我又拿不准的就记下来,请群众等通知。
新警培训结束后我被分到康庄派出所,暂时在内勤值班室帮助工作。内勤值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接待群众的来电来访,“说话要礼貌、态度要温和、禁止蛮横应付”等是对窗口民警提出的要求。实践中,我发现我们按要求做到了,就很容易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满意。每当接待完来访群众听到他们的一声“谢谢”,我都心生感慨,我甚至觉得,老百姓太容易受感动了。
我常想,拉近警民间心的距离很难实现吗?不难。没当警察以前,我作为一个普通群众向警察求助,如今我也是一名警察,我该如何面对普通群众向我求助呢?我忘不了,以前的我向警察问路时,他们很认真地给我介绍如何乘车,还提醒我要注意安全;我忘不了,春运期间不少打工兄弟背着大包小包面对滚滚人流孤立无助时,我的同行们搭上一把手,送上一句温暖的“回家路上人多,小心点儿”,打工兄弟那万分感激的神情;如今,我思考更多的是市局“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是县局“接待群众的相关规定”……所以,换位思考,赢得民心并非难事,我想我能做得更好。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次指路、一次回答,我们用的是警察的名片;一个声音、一张笑脸,我们都代表着5万名首都警察的形象。只要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尽可能地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我们就肯定会收获更多。
(作者系延庆县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