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了27年的“苦行僧” (走基层 • 一线见闻)
记者
龚鹏蜀 摄影记者
谢洪
人生有多少个27年?
27年从稚嫩无知到长大成人,27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27年回首已是年近古稀。岁月弹指,又有几人能经受27年的风霜。
军旅结束与电共舞
1984年,经过三年火热军营的锤炼,他复员后来到了自贡电业局送电工程处,走上了外线测量岗位。电力外线工作是出了名的苦行当,常年与大山僻壤为伴,爬电杆、登铁塔高强度的工作下,还经常食不果腹、伴月而归。
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倔强和执着的性格,烈日寒霜,高山险地,无论怎样恶劣的环境,在工作面前,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夏天,他站在田间地头,头顶着炎炎烈日,汗流浃背的指挥着放线;冬天,他靠在铁塔边,迎着刺骨寒风瞭望,查验新展放的导地线弧垂值是否达标。
烈日的烘烤,他的肤色由白变红,由红变黑。风霜的赠与,他多了一份沧桑。劳动的磨练,他多了一份坚韧。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技术工作源于勤劳肯干,技能的提高让他走上了生产管理岗位,岗位的变动并不能就此改变野外辛苦工作的性质,而是更加重了他的担子。
提起他,班组的同事说道:平日很少言语,只知道干活。施工现场就像蚂蚁,忙个不停,既要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又要保证工程的后期正常运行,还同样参与到施工劳动中,就好像不知疲倦,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对于技术工作,有句话说的好“教会徒弟,饿死老师”。他却与此话背道而驰,做事公平公正,不存私心,特别是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技术上毫无保留的传授,工作上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为年轻人开辟了成长通道,让他们看到的是希望,他总是无私的教导年轻人,经常和他们交心谈心,以自己多年来的生活阅历来引导年轻人,鼓励他们勇挑重担,不断创新,尽早成才。
抗震救灾直奔一线
2008年初的一场大雪,110kV叙古线、西摩线相继因覆冰严重而发生倒杆、断线,造成古叙地区10kV倒杆784基,线路受损275.9千米,低压倒杆
2143基,受损线路436.7千米,变压器台区停运690个,使古蔺全县、叙永南部7个乡镇纷纷失电。
为了尽快恢复上述地区的可靠供电,每天他带领抢修队员艰难徒步在海拔1000米、零下5度的山间,如此环境中,米饭难以成熟,若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能有幸吃上这些半生的饭食物,已是欣喜不已。
恶劣作业环境,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仅用了10天的艰苦奋战,顺利的打通了四川主网与古蔺电网的连接通道,确保了古蔺地区的工农业用电。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舍小家顾大家,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为解救灾区人民苦难,他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克服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艰险,带领救灾队员早出晚归,抢修18km长的35kV线路。面对紫外线照射强烈、风沙大、余震不断、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他毫无怨言地圆满完成了支援汶川电网抢修恢复重建任务。
严寒酷暑奋战向家岭
2011年1月7日,正直寒冬腊月,自贡电业局拉开了220kV向家岭改造工程的序幕。涉及到220kV向园北线、白向南线、220kV向园南线、白向北线、向平东线、向平西线、桥向I线、桥向II线、向董线的拆除和搭接工作,如不按时完成前期工作,将严重影响220kV向家岭改造工程的工期。
5月27日至7月28日,220kV向家岭改造工程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需要完成220kV向园北线、白向南线、220kV向园南线、白向北线、向平东线、向平西线、桥向I线、桥向II线、向董线恢复性接工作入。
不管周六、周日,无论白天、黑夜,在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他不停忙碌的身影,在他的科学指挥下,圆满完成了涉及到220kV向家岭改造工程线路的拆除、搭接、恢复接入工作,为220kV向家岭改造工程准时投运,作出了贡献。
27年来,这样长时间在外施工多的举不胜数,面对记者的不解,他说:“我从事于这一行业,我热爱这一行。我是党员,我更应该以党的先进性带动我身边的员工。我不擅长表达,但我的行动会诠释我所做的。”
爱岗敬业愧对家庭
谈起他的工作,他的儿子涌起一丝酸涩的同时又有几分骄傲:“在记忆里,从未与父亲一起过一次周末,印象中总是他匆匆离家的背影。言语中要么沉默,要么工作。最伤心的是在高考时,我原本报的外地的一所学校,因为多种原因,临时而需改动填报的志愿。”
“我知道他当时忙于220kV向家岭改造工程,但对于我人生的第一次抉择,他再怎么忙,都应该给我出下主意。于是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那头,不时有施工人员打断我们的谈话,我也知道他忙,可他竟匆匆三言两语就挂断了电话,让我自己抉择。挂下电话时,我很难过,一片茫然。这些年,纵然他尽了父亲职责,也没有尽到对家人对我的爱,他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每年他有十五天年休,但他却一天不曾休息;他有完美的家庭,但他却没有陪家人共度周末的节假。当年,他是风华正茂,27来只有线缆铁塔陪他度过最美年华。如今,他是送电工程处的副主任,但他却依旧天天奔波在施工一线,数着早生的华发。
他的同事称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他说道:“在线路工作岗位上还有千千万万与我一样的人,作为电力工人,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还有很多默默付出的同仁,他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他!他是谁?他就是冯明勇。自贡电业局送电工程外线工作者,27年如一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爱岗爱党情怀。
冯明勇正在与局领导讨论施工方案
勘察线路施工情况
亲临监护每一次施工现场

记者跟随冯明勇在一线施工现场
高难度高强度的高空作业
更换架空地线和绝缘瓷瓶施工现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