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江阳区北街濂溪路社区书记、主任 曹兰接受记者专访
泸州人大代表访谈(三)
改善环境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摄影记者
谢洪
人大代表曹兰在微博中说:“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把民生之本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是打造为民服务责任型政府,我提交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问题和设立涉法涉诉救助基金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近年来,微博以其便捷、高效,而且可以相互交流,易于表达等优势,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而今年的两会,微博更是异常的热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民们以微博为交流平台,积极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建议,是今年两会呈现出的一种新的交流形式,是与时俱进表达的一种新方法,代表和委员们纷纷表示和社会生活、市民贴得更近了。
她长期生活在基层、与群众联系紧密,关注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经常到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反映,积极为民代言,想方设法为居民排忧解难,被社区居民亲切称为“小巷总理”,她便是泸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江阳区北街濂溪路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曹兰。
曹兰说,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为进一步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曹兰开始走访调查,组织座谈会,谈心交流,逐渐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是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但却面临着种种困惑和问题,如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迁徙定居制度,不同层次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融入城市后就业难,子女受教育难,从事“脏累差”的体力劳动,面临巨大的劳动安全风险,工伤事故频繁、住房困难,犯罪率高等等诸多因素。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曹兰提出八点建议:
一、改革并逐步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户藉制度,使户藉制度不再成为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壁垒。
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三、政府应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中,减轻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改善生活环境,同时加快工资制度的改革,提高劳动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四、加强法律道德教育,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五、是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先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保障需求——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再依次解决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等。
七、努力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民主政治权利,活跃精神文化生活。
八、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