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人物专访:人大代表访谈
谭光军:七个抓手,打造泸州农业新亮点
谢洪 摄影报道
“实事求是,务实开拓,催人奋进,震撼人心。”这是来自泸州市人大代表、农业局局长谭光军在谈到参加“两会”的感受。她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刘国强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客观全面、数据翔实、令人感动。”
报告对泸州市2009年工作的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对2010年工作的全面部署重点突出,是贯彻落实泸州市“四个四”发展战略,实现泸州市2010年全面发展目标的指导性文件,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理念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了本届政府的责任和对民生的关注。”
随后,谭光军局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市农业正在走着一条稳粮、壮特、抓项、兴沼、打假、增收的发展道路。
谭光军告诉记者,回顾2009年,我市农业取得明显成效,粮食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207.54万吨,实现连续六年粮食增产比历史最高年的1999年增加3.4万吨,创历史新高。优质六大产业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基地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提高,总体达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2010年,我市农业将重抓七个抓手,打造泸州农业新亮点:
一、抓粮食生产。借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议即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及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的启动仪式在泸州召开的机遇,掀起全市春耕生产热潮,努力保持全市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粮种粮法入户到田,提高生产,增加总产,保持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力争达到20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二、抓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的要求,以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抓好优质稻,特色水果、蔬菜、红梁等优质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列入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全省60个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县中,泸州江阳区(蔬菜)、合江县(特色水果)、叙永县(马铃薯)、古蔺县(烤烟)等4个区县成功列入,培育县个数仅次于成都市,居全省第二位。同时为另外三个县区创造条件进入特色基地强县,通过抓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和亮点。
三、抓农业项目。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切实做好农业大项目的包装、储备及申报工作。在力争更多农业项目的同时抓好项目实施和监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四、抓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首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刘国强市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市又新增1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一号文件要求,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土地实施规模经营,探索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转变,通过组织化程度提高,带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
五、抓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工程。计划抓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1万口,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1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0万亩,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牵头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村社”活动,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
六、抓农业招商引资。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业主,特别是甜橙、荔枝、桂圆,蔬菜等农产品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效益。
七、抓农业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依托农业部提出的2010年是种子执法年,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和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