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当我得知一个新的生命在体内诞生的时候,欣喜、激动与憧憬充溢我整个身心。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优秀的人。
呵呵,虽然是这样想的,但这并不表示我就要做一个“24孝母亲”。
所谓的“24孝母亲”,就是指把全身心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没有自我,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围着孩子转。
首先,我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我不可能全天侯地陪着孩子。其次,我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朋友,并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放弃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最后,我并不认为养育孩子仅仅是母亲的天职,父亲也有同等的责任。当我有了这些认知以后,我知道,我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母亲了。
因为平时要忙于工作,所以我很珍惜跟儿子相处的时间,并且,在这期间,我会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如果有坏毛病,我会及时纠正。
打个比方吧,儿子性子比较急,当他提出的某些不合理要求遭到无情的拒绝时,他就会用自虐的方式来博取同情。他的自虐方式就是用手敲打自己的头部。当然,这招在外公外婆那里是屡试不爽的,只要他一使出这招,外公外婆肯定会因为“隔代亲”而立马答应他的要求。但当我发现这一问题时,却有了跟外公外婆不同的处理办法。有一次,儿子要让我给他买个玩具,我拒绝了。儿子马上伸手握成拳头状,敲打自己的头部。我不仅没有加以劝阻,反而在旁边推波助澜地说:打啊,使劲打,再使点儿劲。儿子被我的举动迷惑了,发现我并没有买他的帐,也就放下了小手。从那以后,他总算知道了,这招并不是万能的,自虐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儿子两岁以后,基本上每个周末,我都会抽出一天完整的时间跟儿子在一起。往往是周末这天,早晨一觉醒来,我就躺在床上,跟儿子商量一天的行程。其实儿子的要求很简单,不外乎是看电影,买玩具,去游乐园。而我呢,在这一天里,真就把自己当成跟孩子一样的人,该玩玩,该吃吃,该喝喝。虽然每周玩下来的结果都是,我抱着熟睡中的儿子回家,但我很高兴,儿子也很尽兴。
其实我这样做,能够让孩子树立一种观念。玩,也是要分时间的,并不是你想玩就玩,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当每周一游成为惯例之后,儿子就会知道,他平时的任务就是上幼儿园,而妈妈平时的任务就是好好工作。只有周末,才可以不上幼儿园,才可以出去玩。
我见到很多小男孩,基本都是妈妈一手带大的。这样的男孩子,脆弱,敏感,易哭。我不能让我的儿子也这样。因此,很多时候,我都强烈要求老公在有空的时候必须跟儿子在一起,陪他看电视,跟他玩游戏,教他画画,甚至我要求老公和儿子有时候可以互殴。
也许很多妈妈不赞成我的这种方法,但是,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要求孩子有高情商和智商,更要有一个能抵抗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使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父亲的言传身教比母亲的温柔呵护来得更为有效和直接。过度保护的母爱只能让孩子手足无措,丈夫做父亲的优良天性会弥补我的不足,让孩子不至于在温柔的母爱呵护下丧失抵抗挫折的能力。其实,父爱像母爱一样深情似海,但父爱奉献一半,藏起一半,具有母爱所缺乏的特点。孩子在完整的母爱和父爱滋养中更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所以,作为一个E时代的母亲,为了事业而忽略孩子的教育甚至不要孩子不足取,毕竟孩子是人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原创作品;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也是不足取的,家庭教育是一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母亲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会给孩子良好的熏陶。更为关键的是,爱事业也爱孩子让我把人生看得宁静而淡泊,古人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了孩子、为了自己、为了事业,就要有不懈的向上意识,这才是最重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