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该对“早教”寄以厚望吗

(2008-02-15 01:00:08)
标签:

早教

分类: 成长点滴

      我家的宝宝快满两岁了,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有打算让孩子读早教班,但是,我让宝宝上早教班的意图跟其他家长有些许的不同。

    很多家长让孩子上早教班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开发宝宝的智力,激发宝宝的潜能,让宝宝能够比其他的同龄小朋友更早地学会识图、认字、数数,而我让宝宝进早教班的目的是为了给让宝宝多一个跟小朋友接触的环境。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读幼儿园以前,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再加上现代人都住在钢筋水泥浇筑的楼房里,回家以后房门一关,一家人不识一家人,这样一来,孩子接触其他小朋友的机会就更少了。我不想让我的儿子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应该有他们的童真世界。

    不久前,带儿子去一家早教中心试过课。那是一个周末,还未到教室,就看着三三两两的家长牵着自己的孩子走过来,儿子马上转身,仰着头,有些迫切地对我说:“妈妈抱,宝宝怕”。我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宝宝不怕,妈妈在”,尽管如此,儿子还是紧紧地依偎着我,牵着我的手,直到走进教室。

    教室里的色彩很鲜艳,地上铺着花花绿绿的方形软塑料垫,上面有积木,有塑料马,有布绒玩具,还有小孩子骑的弹力球,总之,看上去,这里就是一个儿童乐园。早教老师说,这堂课的内容,就是要求家长放开孩子,让孩子自己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长只能陪同,不能干涉,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同时要让孩子能够跟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们已经各自在玩耍了,可儿子由于第一次到这种场合,还有些胆怯,玩什么东西都要把我拉着一起去,我明白,要儿子适应这个环境得有一定的过程,于是,也意兴盎然地陪儿子玩着,慢慢地,儿子放开了,离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开始时,他还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还在不在,到后来,他已经忘记我这个妈妈了,很自然地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起了搭积木的游戏。

    儿子还不太懂怎么搭积木,看着别的小朋友把那些木块叠在一起,儿子也依葫芦画瓢,当积木叠到一定高度时,突然倒塌,儿子发出一声尖叫,并拍着双手,我听得出,这是儿子兴奋的叫声,表示高兴。

    这时,门外又进来一个小朋友,跟儿子差不多大的年龄,我走到儿子面前,对他说:“宝宝,去邀请那个小弟弟跟你一起玩搭积木的游戏,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拉着那个小朋友的手说:“弟弟,走,去耍。”小弟弟很配合地跟着儿子走了。儿子像个大哥哥似的,拿着一块积木,塞给小弟弟,还不停地说:“弟弟,搭,弟弟,搭。”还亲自做起了示范。

    一个小时的早教课很快结束了,在这一个小时中,儿子是笑声不断,他基本上玩遍了教室里的所有玩具,也跟很多小朋友有过接触,不是他拿玩具给小朋友玩,就是小朋友拿玩具给他玩,总的来说,儿子跟小朋友还是能够和平相处。

    我很高兴能够看着儿子有这样的表现,也特别愿意听到他“咯咯咯”的笑声,我明白,在家里,儿子是很少有机会这样笑的。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很需要有这样一种环境,既然在家里不能给予,那么,我愿意每个周末带着儿子来上这样的早教班。

    但是,现在有很多家长要么是不信任早教,认为那是骗人的;要么就把孩子成才的希望全部交给早教,认为只有进了早教班的孩子才会赢在起跑线上。在我认为,上早教班,只是一种辅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工具,家长们大可不必“谈早色变”或者对之“寄以厚望”。目前,早教的内容多种多样,而早教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对此,家长们应该冷静看待,孩子不可能参加所有的早教班,家长们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早教班,比如说,我的宝宝缺少与同龄小朋友交往的经验,那么,我就让他进早教班学习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

    我不是指望着儿子能够在早教班里学到什么理论上的知识,只希望他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快乐,尽情释放自己的童真,只要能够对他将来的人格树立起一个正面的引导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