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文革”结束,国家着手拨乱反正,一切走向正轨。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各行各业开展大比武,大宁供销系统也组织了一次大比武。比武前,县社抽调业务骨干在曲峨棉花站进行了封闭式培训。这次我也被抽中,参加了培训。比赛项目有心算一口清,比如说几尺布,一尺0.625元,马上算出来。有一刀准,一把准。计算方面我怎么也算不过别人,咱才在脑子里想
人家一口清到算出来了。心里急,没有办法,人与人就是有差别。我的特点是手快,长项有两项,一是捆绑瓶子,就是有人要酒,一下几瓶要用纸绳迅速捆绑好,留个指环让顾客提着走。当然不能让散了、掉了。还有一项是,装卸喷雾器。眼睛蒙上,用最短的时间要把喷雾器卸下再装上。比赛那天,各个基层供销社负责人和县社领导都参加观看。一口清石灵英是冠军,捆瓶子我是特长,训练时由少到多,一次比一次捆得多,捆得快。比赛结果,基本功熟练的我还是夺得了第一。装卸喷雾器我和生产资料一个女同志获得并列第一,30秒把喷雾器卸下装好
,速度相当快。比赛结束后,县社通报表扬了这次结果。
此后,县社抽所谓“能人”,把我和贺万义、李保成、贺云录抽出,到外地参观搞创新发明。我们回来后在城关供销社制作安装了“售烟器”和“试鞋器”。“售烟器”是把各种烟摆在一个木架上,顾客要什么烟,售货员一按按钮烟就出去了。“试鞋器”就是顾客要买鞋却不知道自己脚大小,这样脚往“试鞋器”上一踏,尺码就会显示出来。当时这些新发明,曾给人一种新奇感,人们跃跃欲试。后来实行承包责任制,这些就停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