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色

(2010-06-26 01:18:02)
标签:

文化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奠基人郁达夫自其第一篇小说《银灰色的死》开始,到《沉沦》《南迁》,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一个弱国子民和现代青年忧国伤己的悲哀,在重重压抑之中对爱的渴求、对美的渴望。此后,郁达夫连续地以这种自叙传的形式进行创作,从1922年至1934年,接连地写出了《胃病》《茫茫夜》《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迟桂花》《采石矶》《零余者》等一系列惊动文坛的短篇小说。他的这些小说的主要特点有:

    一、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他的作品的主要手段和目的都是直接抒发和表现这个主人公的情绪感受。他的小说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强调典型性格的刻划,而是直抒胸臆和心理活动的充分展示,内心独白,精神幻觉,大段写景的交替使用,产生了鲜明的个性化的抒情形象。他的小说不是以形象的刻划思想内涵诉诸于人物性格,而是以忠实于作者自我的抒情去表现自己的孤愤和忧郁的情感,从而表现出一个纯净的懦弱的而又渴望自由的现代贫寒知识青年的鲜明形象。这个形象,既是郁达夫自己,又不完全是他自己。他是从自我出发,概括了同时代同一类人物的共同心情。说他是自己,因为从这个形象中可以看出郁达夫的身影和气质,他又打破了自叙传自我称赞的偏向,而是充分表现作家的个性,然后再从这个自我出发,去写那个觉醒的人,“这个人”,当他在反省自己的时候,他看见自己的欲念被压抑,也看见民族的被压抑,还看见自己的灵魂的创伤,民族的创伤。“这个人”正当青春年少,追求真正的爱情。这是最基本的人生欲望,也是正常人生人性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弱国子民失去了和异邦女性平等恋爱的资格,因此,他感叹:将亡未亡的中国是伤心的种子。因此,这个人便只好伤感沉沦,最后走进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这个自我形象表明,追求合理的人生,到合理追求的幻灭,再到沉沦,这就是郁达夫小说中这个自我形象的生活三部曲,也是这个自我形象的苦难心路历程。

    二、善于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划人物形象,以感受的、惊人的真实,带来情绪感染的巨大魅力。郁达夫的作品,对生活哲理化的提炼较深,更不重视人物典型性格的刻划。如果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以对外界世界的人和事愤疾而又鞭辟入理的申述,去震撼觉醒的青年,那么,《沉沦》却以其人性复归自然的坦率追求和苦闷的抒发,使广大青年觉得哀婉动人,感受亲切。

    三、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是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结构特征。郁达夫的小说打破了情节小说的常规,他并不严格地围绕性格去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是按照故事始末或生活发展的一般进程作类似的推理,而是注重于主人公感情的起伏发展为主线去组织结构,因此,就形成了郁达夫式的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如《沉沦》,它的八大段不是故事的段落,而是情绪的篇章,完全按照主人公的情绪发展的过程来抒写。

    四、以渲染、象征性的环境气氛表现主人公的感情色彩,去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如《薄奠》渲染北京知识分子的怡然自得的心情。

    五、郁达夫小说的语言采用的是抒情散文的语调,侧重在自白式的心情申述,很少使用实录的人物对话,因而,显示出散文诗的语言风格,比如《过去》中李白时在S市碰见老三时,就没有人物对话的实录。

    以上这些特征,构成了郁达夫抒情小说的风格,奠定了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特点,郁达夫小说明确的,始终一贯的以直接抒发主人公的情绪和感受为中心。因此,带动了小说各种因素的一系列的改造,彻底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观念,这样,一种独特风格的抒情小说形式就由郁达夫创建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