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为哪般?
(2010-05-12 12:41:18)
标签:
伯牙绝弦知音炊烟杂谈 |
分类: 教育散记 |
伯牙绝弦为哪般?
07年12月23日
教授《伯牙绝弦》时的情形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那时的心情仿佛到今天才稍微安静下来,才能平静地整理自己的思绪。
在上课之前,和同事们在办公室交流,说到上这课的一些问题。在说到伯牙为什么绝弦时,我们几乎都觉得,他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做法却有些偏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这样去对待朋友、对待友谊。想起小薇刚上四年级时因为好朋友转学时的悲伤,那种“友谊是颗糖,吃完了就没有了”的绝望,我就有些不寒而栗。我欣赏“识遍天下人,结遍天下友”的热情与豪迈,也欣赏“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宁静和从容。我很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广交朋友,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我希望他们的天空是明媚而宽广的。所以,这样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在我的眼里,似乎只是一个教学任务罢了。
上课了,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我的设想正常发展着。在联系课文进行的排比句的练习时,我说“志在杨柳”,学生会回答我“善哉,依依兮若杨柳!”我说“志在白雪”,学生会回答我“善哉,皑皑兮若白雪!”我说“志在炊烟”,学生会回答我“善哉,袅袅兮若炊烟!”……因为这些都是我计划之中的发展,所以我并不惊喜,也并不激动。然而我仍然和那些被抽到然后又回答出我预计之中的答案的孩子们一一握手,称他们为我的知音。想起来,颇有些演教案剧的自欺欺人。
后来的发展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了。当我问到“当时的伯牙已经是有名的音乐家了,他会缺少赞美吗?”就在这时,有个男孩子居然女声女气地拖着说:“不会!”教室里顿时一阵哄笑。我非常生气,虽然我对伯牙的心情并没有感同身受,但我也决不允许有人亵渎。我生气地说了句“如果伯牙听到的话,他肯定不是伤心死,非得被你气死!”有些孩子见我生气了,顿时就敛住了笑,安静地坐着听我说。可仍然有收不住的,还在笑。我心里越发不高兴了,教了这么久的孩子,居然这么不理解老师的心情,不由的生出一些悲哀的情怀。我努力忍住自己的这些情绪,稍停了下,接着问:“当伯牙心里所想,没有一个人了解的时候,面对着芸芸众生,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茫茫人海,就没有一个人理解我吗?”以伯牙的身份质问苍天的时候,突然的,那种无人理解,无人倾诉的寂寥与孤独齐齐地向我袭来,这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在人群中孤独行走,居然没有一个人是为我而来啊!……眼泪,忍也忍不住,任性地倾泻而下。我转过身,背对着孩子们,努力告诫自己这是课堂,努力抑制自己的感情,努力地想止住眼泪。可一切,收效甚微。我只好一边拭泪,一边哽咽着为孩子们上课。教室里静极了,不知道孩子们是被我的眼泪吓住了还是也融入了伯牙绝弦的悲哀与绝望中。
在结束的时候,要对伯牙说说话。很多孩子的话都让我感动,我觉得他们好象不仅是在对伯牙说,他们似乎也在对我说。肖知勇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成为你的知音。”罗怡说:“无论是人间还是天堂,钟子期都在听着,你的知音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消逝,他将永远与你同在!”徐文说:“虽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但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因为毕竟还可以‘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二天,有孩子写来了和这相关的日记。崔璨说:“在课堂上,孙老师说她很能理解伯牙的感受。孙老师,您为什么能理解伯牙的感受?您也寂寞吗?我们这么多孩子在,您为什么还会觉得寂寞呢?我能帮您分担您的寂寞吗?您孤单时,让我来陪您好吗?……”刹时,我的眼泪再次倾泻而出:原本前一天的情绪还郁结在心,此时又再次触击,不禁又悲从中来;可此时又不同于昨天,有如此贴心的话语,我又无比惊喜与幸福,因为我并不寂寞和孤独。在既悲又喜中,我不禁想起伯牙绝弦的决绝。我觉得,我比他幸运,也比他幸福。因为我从事的是一项永远不会孤独的事业。我也想对伯牙说:你并不孤独。你的心声,还有我们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