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了他什么?
07年6月3日
星期日 阴
我曾经在06年的教育日记《谁培养了这样的孩子?》中为大家这样介绍了我班那个让人非常喜欢的小威:
这小威真的是很乖:作业向来都做得很工整、漂亮;踢球是校队主力前锋;上课是遵守纪律与积极答问的标兵;下课是几乎所有学生(无论男女)的好朋友;对老师、家长从来都是彬彬有礼;衣服也总是干净、整洁;做我的语文科代表更是得力助手,事情交给他便可安心……他的优点真的很多。
更难得的是,他不仅认真,还很好学。不管是哪门课,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是要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的。上学期期末复习的时候,每张试卷考完后,他都要来请我帮他分析,看看自己究竟该朝着什么目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努力。这,也是我班几乎所有老师都特别喜欢他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孩子,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而且,如此纯真可爱。没有一点虚假与造作。让人真的喜欢。多想让我们面对的每个孩子都能变成他这样啊。
所以,在文章的结尾时,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可是,这样的孩子,究竟是谁培养出来的呢?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他自己?”
就在前两天里,我似乎找到了这个答案。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家庭是最好的学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发现这个“秘密”源于一次家访。说来惭愧,这和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家访是很不一样的。平常我们说家访,都是老师上学生家去家访,而这一次非比寻常,因为这次是家长领着孩子上老师家来家访。不说别的,单从这个举动里,我们似乎就可以窥见一斑:这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很重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小威成长为优秀孩子的那些“养料”:小威的父亲在单位里也是个有些职位的人,加上高大帅气,又正当年,按说应该有不少的社交活动才对,可是他却基本上都能坚持每天按时下班,因为小威的母亲外出工作,他要尽到“既当爹又当妈”的职责。这次的“家访”也是因为这孩子接连几天没能按时回家,来这里询问原因的,证实孩子的说法是否真实,重要的是他要知道孩子没有用这样的时间私自去游泳,一颗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在交谈中我逐渐了解到:首先,小威有很好的家教“学校”——有个严格要求自己又勤奋上进的父亲;有认真努力堪称榜样的姐姐;有和邻里相处和谐的爷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能不学到家人的那些优秀品质吗?其次,小威有很好的家庭“教师”——他的父亲。这父亲可和别的父亲不一样,他要求孩子要做到的事情首先会努力让自己做到。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写作业的时候,他便做他的“家庭作业”(做饭、打扫等);他要求孩子要在8:30睡觉,那么他会在同一时间和孩子一起入睡。这说起来好象很简单,但是真正要做到,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这次家访,让我颇为震撼,也越发清晰地知道了培养孩子的秘诀:营造良好的家教氛围,为孩子做好的“榜样”与好的“同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