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宝贝在成长 |
解释“困难”真困难
儿子今年四岁多了,遇到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对语言也总是特别敏感。要是被他逮上一个啥问题,就像惹上了大麻烦。这不,今天早上,我就一直在“困难”的旋涡里,难以自拔。
事情是这样的:早上他比我先醒来,很平静地告诉我:“妈妈,我要起床了。”要在冬天呢,我会请他再陪我躺一会儿,目的是要让我这个当妈的再在床上多眯一会儿,然后再起床帮他穿衣服。可是现在不用啦,现在穿得少了,所以早上我总是叫他自己起,自己去找到衣服穿上。这一段时间都是这样的。没曾想,就这事情上发生了一点小麻烦。今天他在床上折腾了很久,总也听不到他下床的声音。于是他爸爸就去看看他,这一看才发现,他把衣服给弄倒了,把衣领朝下了,难怪老也穿不上。好心的爸爸就要给他帮忙,谁知反而把一贯自立的小家伙惹着了,又气愤又委屈地朝他爸爸嚷:“讨厌爸爸!”不仅如此,嘴里还一直嘟嘟囔囔,不停地抱怨。见到这样的情形,我也不能再睡啦,不得不“拔刀相助”:“儿子,你看看,你穿不上衣服,所以爸爸才来帮助你啊。”稍停一下我又接着说:“难道你遇到了困难,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你吗?”“不需要!”“那……你想买东西没有钱,遇到这样的困难也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你吗?”(买东西历来是我儿子的最爱,我曾一度怀疑他有购物癖。因为他总是喜欢买,买了却并不一定要玩、要吃。)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捅了“马蜂窝”,他开始问我:
“什么是困难?”
“困难嘛,就是你想做一件事却做不了,就是遇到了困难。”
“哦,想做又做不了就是困难啊。”儿子一付若有所思的小大人模样,让人觉得特别的可爱。谁知他又接着说:“冰块儿是不是困难?”儿子睁大眼睛看着我。
天,这哪儿跟哪儿啊?不过仔细一想,我大体上明白了他是想说冰块那么冰,拿起来是不是很困难。于是我告诉他:“冰块太冰,要拿起来是有些困难。”我力求把句子说得规范一些,作为教师的职业习惯,我知道怎样的影响对他是好的。
“那冰淇淋是不是困难?它和冰块一样,也很冰。”儿子好象跟这“困难” 较上劲了。
“是啊,冰淇淋也很冰,拿起来也很困难。”为了赶紧把儿子打发走,我决心引开他的注意力:“那你觉得把自己玩过的玩具收起来困不困难?”
“不困难!”儿子响亮地回答之后,一下子就从床上跳了下来,跑到他的玩具区开始认真地收拾起来。
儿子好象听懂了,我有些为自己的教育欣慰。在他说玩具真多,不好收拾时,我还不忘巩固我的“教学成果”,对他说:“要想办法克服困难哦!”谁知他边收拾边不停地追问:
“奥特曼打怪兽是不是困难?”
“奥特曼想打赢怪兽是有些困难。”
“小娃娃画画,画不来要老师教他,是不是很困难?”
“是啊,他不会画画,所以画画对他而言,是有些困难。”
“它们没有家是不是困难?”
“想让这些玩具自己回家,是有些困难。但是你可以帮助它们克服困难,把它们送回家。”
“很伤心是不是困难?”
“哭的事情是不是困难?”
……
在几个小时里,我的耳边一直不停地出现“困难”“困难”“困难”……哎,想解释清楚“困难”可真困难!
07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