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什么比希望更甜美

(2007-04-19 22:55:51)
标签:

教育

电影

分类: 感悟思考
 没有什么比希望更甜美

  没有什么比希望更甜美!这是看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后,我最想要说的一句话。

  马修,作为一个失业者,一个无法施展抱负的音乐家,在“石沉池底”的境况下来到“石沉池底”的石池学校。为这里的孩子带来了希望,也为自己带来了希望。他用歌声激励孩子们团结、向上、友善,让这“顽童寄宿学校”的孩子们,同样拥有梦想和希望。从马图的身上,我看到作为教育者最应该努力的方向: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希望!正如刚看过的美国电影《自由作家》中的那句话: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漆黑的小屋,点燃一线光亮。我们,就应该是这样的“点燃”者。而“点燃”的方式似乎有许多种,让我们看看马图先生的做法:

  马修看到这样的一群顽劣的孩子,一群“完全可能在熟睡时谋杀我”的孩子,没有放弃他们。没有像这学校一贯的作风那样“有错——必罚”,在他的眼里是,“有错——必纠”从尊重孩子出发,让孩子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李基历弄伤了麦先生,这孩子没有因为校长恐吓而自首,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和自责,没有同情那个因为他而蒙冤被囚的男生。应该说,这表现出的就是顽劣的、自私的、毫无责任感与同情心的孩子。心中只有自我而无其他。但是马图先生让他去护理麦先生,并且对麦先生撒谎说他是自愿去的。既让他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又维护了他小小的心灵中被尊重的渴望。这样点燃的,就是孩子的责任心。听到基历担忧地问:“他会死吗?”,看到他见到麦先生安然无恙地出现而喜悦地狂奔时,我看到了他心中被点燃的做个善良人的火光。

  莫朗是个音乐天赋极高的孩子,然而确是“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肠”。他完全自我,似乎不在集体之中。好不容易被马修驯服而可以一展所长时,却因为嫉妒而给马修先生倒了一头的墨水。马修先生没有当场生气,但这样不尊重人的行为肯定要受到惩罚。当莫朗自信满满地等待专属于他的独唱时,马修先生告诉他:“我们缺了你照样可以。”发光的他眼神顿时黯淡下去。听到同伴们的歌声,似乎真的并没有因为缺少他而有缺憾时,他因为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自己将自己小小的心存放在黑屋子里。可是我相信,任何一颗在黑屋子里的心灵都是渴望火光的,如果遭遇了这样的火光,那火必成燎原之势。莫朗正是这样,当马修先生把指挥棒指向他时,也用一把大火点燃了他希望的灯。被宽恕的自我,必定也懂得去宽恕,懂得感恩的心,必定也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马修点燃的,就是这样的心:懂得宽恕与感激,从而懂得珍惜与创造美好。这就像片头的《歌声伴我心》,清新、明快,使人愉悦。

  皮比诺一直是个有希望的孩子。他生活在自己无希望的希望之中。等待一个爸爸可以来接他的星期六,虽然这个星期六不会再出现,因为他的爸爸已经不在了。可马修重新点燃他的希望,让他梦想成真。虽然此时的马修自己好象没有希望,只有落寞的背影。但马修在离开时捡起的纸飞机盛着满满的温情。那是他赋予孩子们希望之后,孩子们给予他的希望。所以,点燃别人的马修,也被别人点燃。这次,他再用这被点燃的温情,点燃皮比诺被爱包裹的幸福生活的希望。

  只是在马修的“点燃”事业里,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被希望点燃。也许只是一点点的不经意,火光就熄灭。就像蒙丹。这原本是个有诸多不良个性的孩子:抽烟、打架、偷盗……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的惧怕,比如孤独。他向莫朗狂喊:“我们是一样的!”向高宾宣告:“光头佬,我不怕他!”这所有的一切,无非是为了寻找一个认同者。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求,蒙丹也是这样。遗憾的是,马修先生对其他孩子的保护,无意伤害了他。“别学蒙丹。”这句话也许就是一盆冷水,浇熄了“唯一的低音”唯一的希望之光。因为没有希望,所以,他只在校长认定他是小偷并狠心拷打时拼死反驳:“不是我!”,因为没有歌唱的希望,所以他在别人唱歌时要“放水”,因为没有被还清白的希望,所以在孩子们集体郊游时,他要“放火”。

  所以,当我们“点燃”时,一定要面向每一个孩子。每一间黑屋子里,一定都有颗渴望被点燃的希望之心!

……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以为我们都应该是这样的点燃者。当我们“途中遇上,迷途的羔羊”时,我们就要像马修一样,“伸出你的援手,带领他们开创新天地,令他们从彷徨的深渊,感受到希望的涌现,生命的炽热,光辉的前路”。如果这样,那我们必定会看见“海鸥掠过水面,轻轻落在礁石上,冬日微风飘送,寒意渐消。远处高山上,迎风展翅,朝着晨曦,寻找往彩虹之路,春天,从海上,静穆地,向你显露……”。

 2007年4月1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