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徐静波静说日本无印良品裁判 |
分类: 理不尽中日关系 |
今年10月26日,中国媒体突然公布了一条消息,说北京高级法院作出判决,认为日本的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无印良品上海公司在商品宣传推广中使用“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无印良品MUJI”的标识行为侵害了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北京无印良品公司享有的商标专用权,因此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无印良品上海公司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北京无印良品公司62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天内,日本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无印良品(上海)公司在天猫”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中国大陆地区的实体门店发表为期三十天的道歉声明,消除对中国企业的侵权影响。
这一消息传到日本之后,日本舆论为之哗然。
为什么哗然?日本人想不到,“无印良品”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品牌,怎么到了中国,反而成了被告?而且还败给了也拥有“无印良品”商标的中国企业。刚好,中国那几天还发生了一起山寨日本当代最著名的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搞的全国巡回展览的事件,草间老太太气得公开发表声明,要起诉中国不良商人。这两件事挤在一起,让日本各大电视台忙乎了好几天,天天都在讨论中国企业如何侵权、如何山寨日本的商品。
“无印良品”最初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日本西友商业集团创建的一个专门销售生活杂货的店铺。80年代正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的幸福感来自于换更大更高级的汽车和电视。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和财富,人们疯狂地追求名牌。在这种背景下,“无印良品”作为反品牌的象征,诞生了!
“无印良品”的本意是“没有商标的优质商品”。它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因此大受品位人士的推崇,成为日本社会极简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1983年,无印良品在东京的南青山开设了第一家旗舰店。由于大受消费者的肯定,几年内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专卖店。1991年,无印良品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海外专卖店,此后陆续进入法国、瑞典、意大利、挪威、爱尔兰等国家。2005年7月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如今在中国的店铺已经达到了230多家。
无印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极简。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纸袋上的标识之外,在所有无印良品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其品牌标记。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店铺商品的陈列也十分标准化,不仅要求整齐、饱满、富有冲击力,还要求考虑顾客购物习惯。例如文具区所有笔盖都必须朝向同一个方向,美容护肤品类的各类瓶子的瓶盖和标签也必须朝向统一,被挂在高处的搓澡棉、浴花必需由店员用纸板作为尺子规整,保持同一水平高度。
在“无印良品”的陈列哲学中,所有商品的摆放必须遵循从左至右依次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基本陈列规则。在包装上,其样式也多采用透明和半透明,尽量从简。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因为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还原于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如今,无印良品的产品种类已达到6000种左右,国际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也曾经将它评为全球最佳中型企业。
“无印良品”既然诞生于日本,那么,为什么日本的“无印良品”到了中国,被中国的法院判为“侵害”中国企业商标权呢?
我跑到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查询系统,输入 “无印良品”这几个关键字,发现注册这四个字作为商标的企业,有日本的良品计画公司,也有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
同时,我们在天猫平台上也看到,有两家“无印良品”店铺,一家是日本公司开设的名为“无印良品MUJI官方旗舰店”,粉丝量为540万人;另一家是北京公司开设的店,名为“无印良品旗舰店”,粉丝量为94万人。
再去看看实体店,北京公司开设的“无印良品”店的门牌是挂“无印良品Natural Mill”(“Natural Mill”是“自然工坊”的意思)。而日本公司开设的“无印良品”店的店牌是写成“無印良品MUJI”(“MUJI”是“無印”的日语发音),除了英文标注有差异,日本公司的“无”是写成繁体字的“無”之外,北京公司的“无印良品”的店铺从装潢、产品到价格,还有用色、字型都与日本“无印良品”几多相似。一般的消费者是很难分清谁是日本的,谁是中国的。
“无印良品”商标由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在1999年之前申请注册的,核定使用在第24类棉织品、毛巾、床单、枕套和被罩等产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但是,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在2000年,将“无印良品”的商标权转让给了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而在2011年,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授权刚刚成立的“北京无印”公司在中国独家拥有有关商标的使用权。
成立于2000年的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比日本的无印良品晚了整整20年。日本的“无印良品”公司早在1999年,也就是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前,已经向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無印良品”商标。但是,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就出在申请注册商标的内容上。日本“无印良品”公司在向中国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时,几乎将各种类别的商品都作了申请,但是,由于纺织品类(第24类)的“无印良品”已经被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事先注册,所以,日本的“无印良品”没能获得纺织品类的商标权。
尽管日本公司从2001年起就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抢注无印良品商标”问题向中国商标局、中国知识产权法院提出异议,但几次都被驳回。对于日本公司来说,更为要命的是,2012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终裁定中国公司注册的“无印良品”商标合法,不构成对日本公司的侵权、宣布不撤销中国公司注册的“无印良品”商标。据悉重要的判案依据是中国的公司注册在前。
而这一次,北京高级法院裁定日本无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无印良品”商标侵害了北京棉田纺织品公司的商标权,而且还要求日本无印良品需赔偿给北京的那一家公司62万元人民币,这让日本“无印良品”公司感觉到无法接受。他们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要抗争到底。
一些中国的商业人士指出,日本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市场之所以会遇到麻烦,归根结底还是扩张太慢了。自从2005年第一家门店进驻中国上海,日本无印良品13年来在中国市场仅开到235家门店。而中国的一家也参考日本“无印良品”经营模式的“名创优品”店,目前在中国的门店规模已达2000家,是无印良品中国门店数的10倍。
另外,日本无印良品在中日两国的高昂价差问题也成为这一品牌在中国扩张的绊脚石,而且无印良品的许多产品均为中国制造,虽然日本无印良品在中国已进行了9次降价,但是愈发精明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流向其它性价比更高的品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所谓的“山寨品牌”的扩张。
日本「無印良品」与中国「无印良品」之间的这一场知识产权之争,似乎并没有结束。因为中国的“无印良品”它取得的商标权只是与纺织品有关的第24类商品,其余的商标权都在日本“无印良品”手里。但事实上,你走进中国的“无印良品”店,发现也卖与纺织品不搭界的化妆品、圆珠笔、厨房用具等等。这将是日本“无印良品”起诉中国“无印良品”侵权的新材料,估计这一场官司还要打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