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轮椅的日本残疾人是如何出行?今日上午在东京的一个列车车站坐车时,看到一位车站工作人员帮一位坐轮椅的女性送上车。因为列车与站台之间有一个空隙,为了防止轮椅上车不便,需要垫一块专用的塑料板,让轮椅能够安全地驶上车厢内。为了完成这一套程序,列车多停了几十秒。






我注意到,东京每一趟列车,总有一节或两节车厢有轮椅专停的位置。而且车厢外面绘有轮椅的标志。
在东京,你能经常看到轮椅残疾人一个人搭乘列车或地铁。虽然看起来,让轮椅残疾人搭乘列车和地铁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要做成这么一件小小的事,至少需要具备四大条件:
第一,车站内必须安装有升降式电梯或者供轮椅残疾人使用的阶梯轮椅运送车可以从检票口直达站台;
第二,车站明确有义务和责任主动为轮椅残疾人提供坐车系列服务;
第三,列车上必须有专供轮椅停靠的专用位置;
第四,车站与车站之间必须有接送轮椅残疾人的联络体制,以便在残疾人在到达车站下车时必须有人在站台迎接并负责送她出站。
这四点其实是一个从硬件到软件的服务系统。建这一个系统看起来很难,仔细想想,其实只需要四个字“爱心?责任”。

在没有升降电梯的车站,工作人员需要开动这种专用运送设备帮助残疾人上下楼梯。

车厢内轮椅残疾人专用的位置
铁路公司和地铁公司为残疾人提供乘车方便,是这些公司的义务和社会责任。而要尽到这一份义务和责任,就必须建立起上述四点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政府不会出资补贴你去建升降式电梯,但是铁路和地铁公司必须自己投资建设。因为这是衡量一个企业有没有社会公德心和奉公精神的标志。对于这一种“民意考核”,作为大企业,在日本是不能无视的。
同时,让残疾人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一般生活,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和护理制度是否完善的一个标志。因此,在日本的市政府里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工作人员,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接待市民的来访,承办各种手续。而一家企业雇用多少残疾人,也将成为该企业是否属于“善之企业”的衡量标准。所以,与残疾人一起工作,关爱残疾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则。
因此,在日本,残疾人有一个法定的名称,叫“身体不自由者”,这一名称,避免了对于残疾人的一种歧视。

不能说,日本没有歧视残疾人的事情。但是,总体来说,“关爱弱者”是日本社会道德和国民行为规则,正因为如何,轮椅残疾人才敢一个人坐列车坐地铁出行,因为她自己也觉得,铁路地铁公司提供这些服务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更多日本新闻请浏览“日本新闻网” http://ribenxinwen.com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