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给中国社会和中日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日本明治大学校长纳谷广美的认为是:“最大的变化,应该是中国人的国际化意识的增强。同时,认识到日中两国需要加强合作”。
明治大学成立于1881年,迄今已经有127年的历史。律师出身的纳谷校长看事物总是有一种严谨的目光。此次北京奥运会期间,纳谷校长特地赶到北京观摩。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给运动员们打气。因为明治大学毕业和在校的学生共有6人参加了此次奥运会的比赛,包括日本棒球队教练星野仙一。
在北京的一个星期时间里,纳谷校长观看了几场比赛,还仔细考察了北京的奥运服务,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社会因为这一场奥运会获得了升华”。

纳谷校长对我说,北京奥运会的最大成功之处,是中国人民通过奥运开幕式和十几天的竞技比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的悠久历史,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正在崛起中的东方大国的雄姿。
“包括近邻的日本在内,一些国家的人民对于中国存在着一些误解,甚至有一种偏见。但是,通过这一次奥运会,全世界人民不仅仅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同时也解开了一些认识上的疙瘩。从而也自然而然地对于这一个创造辉煌的国家产生浓厚兴趣。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每一位志愿者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纳谷校长如此评价说。
对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纳谷校长十分的感兴趣。他认为,这不是一般的口号,而是中国人民对于北京奥运会的一种期望,那就是中国要通过这一次奥运会,使自己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我的这一个观点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当世界上某些国家依然把中国当成
‘另类国家’的情况下,中国人借奥运做出如此强烈的政治诉求,说明中国人民的国际化意识已经获得改变,也就是说,中国正在寻求世界大同”。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向纳谷校长赠送“我的中国心”画卷
他举例说,中日女子足球队进行比赛的那一天,日本舆论很担心,大批的日本球迷挥舞日本国旗会不会引起中国球迷的反感?但是,到了现场一看,这样的担忧场面不仅没有发生,反而出现了中国球迷为日本队喊“加油”的情况。对照以前发生的中国球迷向日本队喝倒彩的情景,中国普通球迷的这一种意识的改变和一种主人翁感,令日本人感到意外和感动。
“一场奥运会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但是,却同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更好地了解世界,融入国际社会的机会”。纳谷校长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人通过这一次奥运,开始把大量的“国际常识”引进到中国,并把它提升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新常识。而不再一味地以“中国常识”来要求别人。“这一变化,看似平常,但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国际化进程,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纳谷校长强调说。

陪同纳谷校长一行观看日本棒球队与加拿大队的比赛
相对于中国啦啦队对于日本队的友好鼓励,日本代表团在开幕式入场时,每位选手手持中日两国国旗,也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对此,纳谷校长表示:“日中两国是近邻国家,过去的那一场战争,日本给中国带了了伤害。但是,对于日中两国2000多年的友好交流历史来说,也许这只是一个插曲,就当事兄弟间吵架。所以,我本人也和其他的日本人一样,对于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由衷地感到高兴。”他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日中两国都是主角,所以,两国要携手合作,学会互补,不要搞对立和没有意义的竞争。
纳谷校长似乎看到了一种新希望。他说回到日本后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研究如何与中国扩大交流。“日本只要与中国携起手来,才能创造亚洲21世纪的辉煌”。这是他对我说的最感叹的一句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