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电视台为何要放《地雷战》?

(2008-05-25 15:15:04)
标签:

徐静波

中央电视台

《地雷战》

国丧

胡主席

日本救助队

娱乐

没有想到,这一篇博客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人民网把它放在了主页提示,2天的点击率超过45000人次,发表的评论也有234篇。大家的意见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我全盘接受并向大家表示感激。其实,写这一篇博客,我是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胡锦涛访日之后的中日关系,该如何来发展?在发展中,历史的情结又该如何来解?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渠道把大家的意见转达给中国和日本政府的高层参考,期盼各位网友多发表意见。(博主)

 

当时针闪过22日凌晨12时后,13亿中国人头一次为平民百姓举办的“国丧”宣告结束。中国各电视台的影视娱乐节目瞬间登场。

我在东京,看不到中国的电视节目。但是,我很快收到了一位在上海的媒体朋友发来的MSN,告诉我中央电视台影视频道正在播放抗战电影《地雷战》。我感到万分的惊讶。

 

中央电视台为何要放《地雷战》?

中国电影《地雷战》里的一个镜头:鬼子挖到了粪地雷。(引自《海阳之窗》)

 

中央电视台为何要放《地雷战》?

日本救援队奔赴四川灾区,在北川县废墟上昼夜工作。当挖出一对母女遗体后,全体救助队员列队默哀,感动了中国(共同社照片

 

惊讶在于,胡锦涛主席刚刚结束访日,中日首脑签署的联合政治声明特别强调了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互信。胡锦涛主席在5天的访日期间,对于日本侵华战争这一段历史几乎没有过多的提及,更多地倡导于发展两国的未来友好合作关系。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暖春之旅”融化了日本人心中对于中国的许多误解。

惊讶还在于,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各界对于中国四川的大地震予以了迅速和真诚的援助,媒体的报道也是出于意料的正面。《地雷战》播放时,日本国际救援队刚刚结束四川灾区的救助工作,而日本的医疗队也刚刚抵达成都。日本社会各界可谓是尽全力在帮助中国救灾的关键时刻。

就在这样一种政治背景与中日友好的气氛中,代表中国政府的中央电视台,却急不可待地在“国丧”结束的瞬间,开始播放这一部放了几百遍、而且现在看来叙事意识流于陈腐的抗战电影。其目的,其意图为如何?引起了人们的猜度。

第二天一早,我收到了日本驻中国某官方机构参事官的一封电子邮件。他在邮件里说:“徐先生,我一夜没有睡着。我不知道我该用一种怎样的语言来描述我的感觉。当日本各界正在积极援助中国的时候,中国中央电视台却在播放一部打击旧日本军的电影。你能够告诉我这是中国政府的特别授意?或者是一部分中国人对于胡主席不久前对日本访问寻求和解的不满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感到很遗憾。作为一个日本人,我不会忘记我的爷爷一代人对于中国的侵略的历史。但是,我想我和我的这一代人,是期望与中国友好的,毕竟我们是邻居。胡主席访日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抓住了日本人的心。但愿这一部电影的播放,不是中国政府的刻意安排。”

接到这一份电子邮件,我真的感到一时难以回复。就我个人感情而言,我最希望这一个时刻在中央电视台上播放《地雷战》仅仅是因为哪一个编辑昏了头,随便拿了一盘带子塞进了播放机,而这一盘带子刚好是《地雷战》。我不希望这一部电影的播放被日本人理解为是中国一部分人对于胡锦涛访日的不满,或者中国政府从骨子里不希望日本救援队来中国。

中央电视台不是中国社区的有线台,每一部电影的播放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核。尤其是在全国抗灾的这一个特殊时期,什么该放,什么不该放,更有严格的政治尺寸。况且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指导电视台的节目安排中,特别提出节目的选择必须与抗震救灾气氛相吻合。

告诉我中央电视台这一不可解举动的媒体朋友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即使一定要放一部与日本有关的电影,拿一部《追捕》、《幸福的黄手绢》,或者中国将军救日本小女孩的电影放一放,比播放一部《地雷战》的效果不是更好吗?

我确实不明白中央电视台播放《地雷战》的深层含义。好在这一部电影是在中国播放,又是深夜时段,看到的日本人极为少数,不然真的会引起一场外交的争议,同时让胡锦涛的此次访日大打折扣。

抗战电影要放,这是中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内容。但是,救灾爱国,与牢记历史之仇好不搭界。如果中央电视台的编辑们一定要把这两者挂上钩的话,那么,请这些编辑尽快地离开中国政府这一“喉舌之地”,因为你们的这一不可解的举动,与胡锦涛访日寻求两国和解的外交宗旨背道而驰。连中央的方针都看不懂,理解不了的人,根本就不适合在这一个重要岗位里磨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