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乡乌镇

(2014-04-30 19:11:37)
标签:

浙江

乌镇

水乡

风景

摄影

分类: 影像写真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九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陈运和诗《乌镇剪影》赞“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 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水乡乌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灵隐寺
后一篇:兰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